初中2年级 - 散文 阅读指导

死亡ing

望云歌 默铭

速成文,略有逻辑漏洞……在我终于恢复了一周一篇的速度的同时……窝终于从伪文艺修炼成了假正经……
              死亡ing
  很少谈起这两个字,一方面是太过严肃,另一方面是无从下笔。近日偶然得兴,是由于年哥在课堂上给我们欣赏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不经意间绕到的话题。他说他很害怕死亡,因为拥有了记忆,便拥有了遗憾,就会留恋人世,于是舍不得死去。他说他有时候在思考,倘若有一天照镜子的时候,突然发现镜子中的人消失了,那又该怎么办……确实,听到这一句的时候,我清楚地感觉到全班一阵“牙疼”的抽气声,“Cool——”但也确实,我们迟早会遇到这种境地,只是时间的问题。
  生命真是个复杂矛盾的东西,假如我告诉你事实上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就预示着你正在走向死亡,这未免也太悲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认知这个事实的时候,可以从容的面对。但至少如今的我回想起来,心中也会一阵颤栗。
  我并不相信有人可以完全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正如年哥所说,因为有记忆,有渴望。即便是将死之人,也会难过。据说一个人在即将死亡时他所经历过的一切都会像倒带一样在脑海中回放,那么此刻的他,既承受着追忆往昔的痛苦,又忍耐着就此结束的不甘。又或者是先天夭折的婴儿,假若你认为他无欲无求,那你就错了,他在死亡时所难捺的是好好看一眼世界的热切。
  所以想要死亡,想要结束生命,并不是多么轻松的事。
  我不清楚你们,为什么害怕死亡,但我明白自己为什么。如果死,真的只是让自己从尘世消失那么简单,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从十楼跳下去。可是摆脱那些纷扰对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再也不能在深夜里泡着一杯又一杯的咖啡,伏在桌子上一片又一片的文字;意味着我再也不可以找一个合适的角度,默默地看着自己深爱的人与他人欢闹;意味着我再也无法在那座大雪纷飞的城市里,触碰到那个日思夜想的少年冰冷柔软的手指;意味着那条充斥着医用酒精的白色长廊中,燃尽无数人的生命,只剩下关切之人苦涩的泪水和悲怮的哭声……然而,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想发生。
  所以我很努力的活着,可是活得越久,也只是离死亡更近一步。愈是这般,便愈发想念从前。我记得那日在机场,他一边给我系围巾,一边对我说:“丫头,人如果不朝前看,也不向后看,看起来会不会比较幸福?”我的回答是“会”。人若可以活在当下,自然放得开,便不会有生死两茫茫的顾虑,也不会因过去或将来乱了心智。“可我做不到。”我说。他温和地笑着,系完最后一个结,摸着我的头说:“所以你要试着去做啊,这样的话,即使某一天有某一个人从你的生命中彻底离开,你也不会太难过,不是吗?丫头,”他突然不笑了,继而捏着我的脸说,“我知道和你说这个未免太早了,但是哪一天如果你看见了死亡,无论是谁都好,拜托,不要那么悲伤。你与他的过去已经消失了,至于没有他的未来也不需要去想太多,好好地活着,这样就足够了。丫头,你一定会很幸福。”
  他总喜欢在沉重的场合挑起过分沉重的话题,虽然我明白他不是那么轻易就会放弃生命的人。但是,这个世界上总有能击垮一个人心智的东西,现在我们都还相安无事地存在着,尽管分隔两地,也偶有重聚,可是即便排除掉所有变动因素,我们也永远不知道生命的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像他曾经说过的:“我们每个人都走在死亡的路上。”他在正经和感伤会说出这样的话,站在他身边多年的我呐,也深刻地明白,这不是他的悲观,只是在认真地叙说事实。
  死亡在诗歌与哲学思辨中是非常严肃而神圣的东西,因为它无法轻易到达,也不知站在死神背后的人该归往何处。人生在世,水到渠成也不过化为一坯凡土,这样平淡而又极致的喻意,使得死亡被推上灵魂殿堂的巅峰,成为一颗光芒四射却孤寂异常的星,奉之若神祗,聚之若无常。
  《秘境之匣》中的水族成员以及钟表匠,拥有变态的能力但也落得残骸满天飞的下场。《小时代》拿着“还是看不懂的好”的残酷结局,告诉你最虐心的,是在年华最璀璨的一刻,被死亡封存。《骑誓之丛林骑士的亡者征途》用轮回式的剧情说,即使你拯救世界,也需要双手献上自己的人头。《听雪楼:指尖砂》问你如同指尖砂般抓不住的,是爱情、时间还是生命……至于曾经打动我的《夏至未至》证明在现代社会,即使再完美的王子偶像,即便是出于人道的反击,也会因为一时冲动,因为法律压制,而沦为乞丐,生不如死……
  的确,死亡的方式和意义有很多种。在旁观者看来那当真是极其简单的事,“滴答——”心脏便停止跳动,就此撒手人寰。但对于正在死亡者来说,那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息,想必是累压了此生所有的疲惫吧。
  死亡对于人来说,应该是最无趣唯一的结局。世界上最平凡最平凡的平凡趋于平庸,那便是死亡。所有颂唱亡灵的诗篇以及痛不欲生的,即便是先生可寻到的最黑最黑的诅咒也在那一刻将其效应抹得一干二净,甚至于连一个空空的“0”都不曾留下——真是极漂亮而又毫不留情。
  灵魂无处藏身边走过沉怨的奈何桥,喝下孟婆汤,将今生的记忆剔除,再恍若一张白纸般投入轮回道。那具原本沉重的躯壳被掩入地下,化为尘泥孕育大地的生灵。
  生即死,死即生。
  生生死死,我们都走在奔赴死亡的路上,只是途经世界所踏下的每一步,都是生命的印迹。
  
  
  
  
  
  • 初中2年级 - 散文
  • 字数:2007 投稿日期:2014-2-23 12:37:00

  • 推荐3星:[木子朵]2014-2-23 1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