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3年级 - 记叙文 - 抒情 阅读指导

清明雨上

成武一中 望添雨

又到了焚香祭祖的日子,外面的天气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阴暗,反而是阳光明媚,走出去之后便会被一阵阵温暖包裹,恰似今年节气的不正常。
  又到了焚香祭祖的日子,外面的天气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阴暗,反而是阳光明媚,走出去之后便会被一阵阵温暖包裹,恰似今年节气的不正常。在很久以前,古人都说惊蛰前打雷会有大灾,我就在想了,这句话说得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今天本来要回姥姥家去给他们烧香的,我却不想在这么悲伤的日子里看到妈妈又是哭得一塌糊涂,心痛的滋味实不好受。谈起清明节,就有许多的话想说,又不知从何开口,脑子里的多根线混搭在一起,思维就混乱了。
  我对清明节的印象片段有两个:一个是下着蒙蒙雨的午后,我打着一把伞,听信了不知谁的话,以为一块田地头边便是爷爷的坟,倒头就磕,把一层薄薄的塑料膜给抓破了。二是我站在路口,看着舅舅他们把纸钱一个个打孔,烧的时候烟灰洋洋洒洒,说不出的凄凉。
  这两个印象中的场景,一个是我的老家,还有一个便是我妈的娘家。对于不同的地方当然也有不同的感悟,我一直觉得自己叛祖离宗了,归属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停留在我妈的娘家——姥姥的家里。
  因为慈祥除了奶奶赐予以外,老家其他的人我都不知该怎么评价,更多的亲情还是在另一边得到。怀着这样的心情,所以看着舅舅他们在坟地头上烧纸痛哭时,悲伤才会存在。而在老家,我不记得多久没去上坟了。现在才终于明白,小时候对于爷爷的尊重其实是源自电视里那些道骨仙风的老人,我没见过他,更不知道他为人如何。只听奶奶提起过,脾气非常的不好,在床上重病时一个不顺也要把拐杖丢在奶奶的背上。脑子里的封建思想特别浓厚,总认为上学没什么大用,我曾经这样残忍的想过:还好他死了,不然爸爸也就读不了书了吧。
  姥姥逝去那天我没哭,当时只记得在公交车上被窗外的风吹的干呕 ,想硬挤出两滴泪来却只挤出了一滴。回忆以前姥姥代我的情景,那些回忆,我只感觉心里涩涩的,还是没哭。姥爷逝去那天我同样也是跟上次一样,直到过去了五六天才反应过来,我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那些天,妈妈仿佛丢了魂魄,我能看到她的日渐消瘦。爸爸告诉我:你妈娘家那边的老人一个也没有了,这种无依无靠的感觉就是比世界末日降临还压抑。你能懂吗?
  我想我能懂,最起码现在不懂以后也能懂的。
  就这样折菊,放你身旁吧。
  
  • 初中3年级 - 记叙文 - 抒情
  • 字数:873 投稿日期:2013-4-4 12:59:00

  • 推荐3星:[夏珞]2013-4-4 12: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