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给人一种高雅的感觉,如果一种态度、方式、习惯,冠之以风格的话,那就像个性一样让人明确了。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就是指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体现着教师个人一贯的稳定的教学心理品质。不同的风格,给听课者不同的感受,也给学生不同的收获。风格无高下之分,无优劣之别,但由于个人的爱好不同,可能会对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喜好倾向。
就个人的教学风格而言,不能以简单的几个词就概括起来了。同样类型的风格却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表现。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名优特教师的课会被一些人模仿,但无论如何,他们也上不到那种程度和水平,最多是另一种味道的优秀。由此,我觉得:格式可模,方法可模,唯思想不可模;样子可模,神态可模,唯情感不可模。
学校里举行了越派语文的课堂展示。将一种课堂称为“派”实不简单,而要上出“派”来更是不易,“越派”大概是从越剧中获得了灵感,把它概括为“清、亲、和、美”的特点,不过,我没从今天上午的三堂课中感受到这样的特点,倒是从课堂教学风格上对号入座地将它们分了类。第一堂陆燕芬老师的《母鸡》可以称为自然型。她将文章按常规上来,先是字词,再是提出主题,然后着重分析作者对母鸡的感情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变化,一步步娓娓道来,简朴而真实。第二堂刘发建老师的《将相和》可以称为理智型。他多角度地呈现了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分析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将课讲得细密严谨,精辟入理,让学生感受到了那种看不到的思想式智慧。我觉得他是将他研究的语文立体教学融入到了这堂课中,大概这也是他比较满意的代表性课之一。第三堂鲍国潮老师的《三顾茅庐》可称作幽默型。这也还是与他的个性有关。他本身喜爱开玩笑,生性乐观,有喜怒,但对烦恼能即刻便忘,自我调节很有一套。加上他自己的古文功底扎实,课外信息丰富,因此,在课堂上他总能旁征博引、伸缩自如,不仅妙语连珠,让场上气氛非常轻松,而且机智诙谐,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渗透到了教学中,真正做到了丝丝入扣,严密合缝,智慧与巧舌并重,知识与调侃齐发,让人回味隽永。
当然,毫无疑问地,每个老师的风格既是他们的优点,同时又是他们的缺点,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有其利,必有其弊,教者只能择其适者而从之。像我自己,感觉一番,大概当归于情感型的,因相比之下,其它各类相距与情感之距还是较远,自己觉得有时能将情融入文中、教学中,我应该能慢慢地向这种类型靠拢吧,饱满的情绪和较高的朗读表现能力都是自己的长处,希望能把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融于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之中,在与学生的理解沟通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共同营造出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至于随着年岁的增长,是否还能有澎湃的激情来演绎课堂,或者能更深沉、更丰富地展现课堂,则要自己去摸索了。或许更多的还是一种深沉的情感课堂吧。
课堂教学风格实际上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艺术性、创造性、实效性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它们的不同表现的评价另当别论,至于同样的课作出完全相反的两种评价,我想,这不是课堂的艺术和风格所能决定的,而应当是评价的艺术和风格了。
(时200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