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3年级 - 小说 阅读指导

月阙(楔子)

独外

“赵国将灭,你南下吧,记住,好好活着!”小孩记住了,好好活着。
  公元前233年,秦军的铁啼践踏在赵国的土地上。这时,一位将军仅凭赵国残军,连败秦国素有虎狼之师之称的长胜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以万夫不当之勇,名声显赫。他在秦军眼中是恶魔,而在赵国人民和天下渴望和平的人们心中,他是神,拯救天下苍生的神。
  他叫李牧。
  公元前229年,秦贿赂赵臣郭开。郭开造谣李牧集兵造反,赵王迁信以为真,派使者押李牧回邯郸受审…

  赵国。平阳。
  城墙上,“李”字大旗迎风招展,威严之中又透着一股狂傲。
  这面旗值得人们狂傲。
  “喂——城上的,开门哪!”一个又尖又细的男声,在凛冽的北风中有些颤抖。
  城楼上站哨的士兵蓦的发现城下竟多了个人,自己却毫无发觉,不禁心中揣揣,这要是敌人的话就要耽误军情了。当即向那人喝道:“干什么的?”
  那人仰着头,大声喊道:“我奉大王之命来见李牧将军!”
  士兵显然迟疑了一会儿,半信半疑地望了几眼那人,见确实是个使者的模样。便冲那人挥了挥手,道:“稍等片刻,我去禀告将军。”说罢便跑去了。
  那名使者望着城角上那边李字旗,顿时心潮澎湃,一股崇敬感油然而生。是李牧拯救了赵国,而且能拯救赵国的也只有他李牧,李牧在,赵国在;李牧亡,赵必亡。但朝中昏君﹑奸臣当道,何以求李牧不亡?何以求赵国不亡?
  想着想着,忽然城门“嘎”的一声,慢慢开启了。只开了容一人侧身通过的的缝,里面探出个脑袋来,正是刚才站哨的那人。他冲城外的使者道:“进来吧,将军有请!”
  使者点了点头,进了城门,随那士兵见李牧去了。他一路路过民居,只看到老人,孩子和妇女,却没看到壮年男子。老人哄着小孩,妇女都做着鞋子和衣服。
  前面的士兵脚步匆匆,甚是敏捷。使者有些跟不上了,像他这种整天磨嘴皮子的人脚力能快到哪去?
  走了一会,远远望见巨大的练兵操场,一阵阵吼声传了过来,大有响彻云霄之气概。使者纳闷了,自长平之战后,赵国所留下的残兵败军简直不堪一击,在李牧手下怎地就成了如此晓勇善战﹑所向披靡的队伍。
  场子的南边有一个高出平地约一米的平台。台子上站着一个约有五十岁的人,身穿木质轻甲,长须飘飘,负手而立,眼中放射出两道犹如实质的目光,锐利地如同闪着寒光的匕首,还架在你的脖子上。
  像光一样的锐利。使者见到这个人时心中默默对他这样评价。
  这个人就是李牧。
  使者随士兵缓缓走到台子上,有些激动地道:“李…李将军。”
  李牧点了点头,问道:“主上有何吩咐么?”声音中也透着一股睥睨世间的锐利与坚毅。
  使者叹了口气,望了望台下数万的士兵,道:“大王听信郭开小人的馋言,疑心你造反,让我押你回邯郸受审。”
  李牧似乎早已预料到了,并未有何反常,只是淡淡道:“郭开?廉颇当年就因他说谎而难以再复出山,廉颇被他害得好惨。然而我?更惨,不是么?”
  使者默然不语,昏君当朝,任用郭开这等奸臣,谁人不知?但又有谁敢说呢?
  李牧一脸的苦楚,惨笑几声,冲着众士兵大声问道:“大家停一停,主上听信郭开这小人的馋言,说我集兵造反,你们信不信啊?”
  “将军忠心耿耿,怎可落得如此下场!”
  更有人高声叫道:“反就反!咱们冲进邯郸,取下郭开的狗头!”
  此言一出,更是群情际愤,无不叫好。
  李牧摆了摆手,道:“兄弟们的好意李某心领了,李牧甚是感动。”他又转头望着苍天,看着苍穹之上的飘渺浮云,道:“但我李牧十六岁从军,今年五十一岁,戎马一生,不愿落得个不义之臣的名声!况且我上无父母,下无妻儿,早已视死如归了。”
  练兵操场上,每个人都低下了头。无声之际,只有几只乌鸦嘎嘎飞过。
  寂静的外表下,激情一触即发。
  但这一切都被一个童声化解了:“你要死吗?”终究是一个孩子捅破了这张纸,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朝小孩看去,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大概还不懂死的概念吧。
  小孩在李牧的身后拽着李牧的衣角,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李牧。
  李牧回头一看,是三年前自己收留的一个流浪孤儿,李牧把小孩叫到一旁,在武器架上拿了一把桃木枪,递给小孩,“赵国将灭,你南下吧,记住,好好活着!”
  小孩记住了,好好活着。
  随即,李牧拔剑自刎。
  ……

  次年,公元前228,秦灭赵。
  • 初中3年级 - 小说
  • 字数:1619 投稿日期:2012-6-29 19: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