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1年级 - 散文 阅读指导

汉帝情

蛟川书院 默铭

这篇文字呢,是在期中考试考场上,突发奇想写的,评论的话,挑刺越多者,要求越严格者,分数越高。
  最近接到学校文学社的任务,大致是为社刊提供稿子——诗歌赏析。我是个极其迷恋中国风和古典的人,再三思索,选择了纳兰容若的词。很随性,所以没有理会“赌书消得泼茶香”“我是人间惆怅客”之类的绝唱。而是选择了较生僻的《蝶恋花 出塞》,大家可能会比较熟悉其中一句“一往情深深几许”,却不知历史背景和出处。匆匆完成了《才子佳人隔代为知音》后,我决定针对王昭君这一形象,写一系列的随笔。第一次对历史人物有这种冲动,所以,还请各位读者捧场。
  ——前言
  那么切入正题,这篇文章的主角呢,大家也看到了,是当初争霸天下的两位君王之一——汉元帝。这个男人,对于昭君的命运同样是占了主权,在与匈奴呼韩邪单于争夺江山之时,他赢了。不错,作为汉元帝,作为汉朝的天子,他,胜了。可作为一个男人,他确实输的一败涂地。
  江山,美人,两者不可兼得。
  这两样东西,无论是哪一件都曾经那么真切的摆在他的面前,结果却因为轻信奸臣。近在咫尺的一份真情,如今,天涯永隔。在这场两国权力的交易中,真正应该遗憾的,不是昭君,而是汉元帝。
  其实我很难想象,当两人在金銮大殿上四目相对时,汉元帝心中的万丈波澜。他,坐在象征着权力巅峰的龙椅上,听着身旁的阉奴那尖细的嗓音宣读圣旨。一字一句,都让他那颗已经坠入深渊的心,一跌再跌。殿下,跪伏的女人,是落魄的宫女;是即将改变大汉命运的倾城女子;是这一别便错过一生的王昭君。
  他是君,她是奴。他可以亲手覆了她的命运,他固然能够一道明黄圣旨,再将她留下。可是,晚了。君无戏言,社稷为重。身为帝王的责任,让他不得不搁下男女之情。他自然是恨的,恨自己的无能;恨自己的大意;恨自己轻信了小人。但此刻,即使再愧疚,也无法挽留眼前的江山美人。
  她如翩然的惊鸿,给了他一个艳绝的影子,便悄然无踪。世态可悲,命运嘲弄。也许,他希望饱受其辱的她能够恨他,或者怨他几句,至少,至少能证明她在乎过。可眼前的女子,恭恭敬敬地接下圣旨,不多一言,甚至没有任何表情。他赐她和亲,她对他谢恩;他待她如烟尘,她保他江山。
  呵,多讽刺,一代帝王情,被击得粉碎。
  我并没有了解过,昭君前往匈奴领地的那一天,汉元帝是否曾送别。向来是没有的,堂堂天子,日理万机,怎有此闲情。于是,他便又一次生生的错过了。昭君的频频回首,黑曜石般的眸子里,两串细珠,接连不断地落下。那流光溢彩的红辇黯然失色。谁知,谁忆,那漫漫黄沙,曾有一袭嫁衣红得滴血,一曲悲歌让江山尽失了芳华。
  我常用妖冶的彼岸花,描绘天涯永隔的恋人。可唯独这汉元帝的一厢情,我不用此来形容。因为他不配,他不配这用生死祭奠的曼珠沙华。汉元帝对于我来说,是可厌的,亦是可怜的。
  可怜他生在帝王家,落得一世禁锢与愁乏。
  可惜了自我放逐的王昭君,交付了自己的命运,却唤不醒世人对权力的执迷,对战争的狂热。
  又有何人能够看懂,那青草离离的坟头,摇曳着千年的荒寂。昭君的哀叹,流淌了百世,不曾停息。
  帝王的悲情,如是这般,埋进了皇陵,便无人再去掘回。
  • 初中1年级 - 散文
  • 字数:1204 投稿日期:2013-5-4 16:54:00

  • 推荐3星:[ASZWL]2013-5-4 16: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