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1年级 - 读后感 阅读指导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湖里实验中学初一八班 李文娟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当我郑重地翻过最后一页,合上这位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的丹尼尔·笛福在59岁高龄写的著作——《鲁滨逊漂流记》。读完了这个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后,我满眶的热泪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书中的主人公在荒芜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28年,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啊!可见他是何等的勇敢。  
  鲁宾逊是本书的主人公。在一次航海中,鲁宾逊所乘的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幸运地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沙滩。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与绝望之后, 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利用枪支和简单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过起了荒凉的野岛生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不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还有牧场、种植园,甚至还养了宠物。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这完全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创造的奇迹!
  鲁滨逊在荒岛上呆了整整二十八年,在这二十八年中,他忍受着孤独,艰辛,病痛和危险。在岛上。他除了遇到残忍的野人和可怜的俘虏外,再也没有遇到任何人。在这二十八年中,他多次回想起他父亲地忠告,并且每次都后悔不已,都埋怨自己为何当初没有听取父亲的意见。在他首次出航,遇上暴风但平安回来后,他曾一度试图放弃继续出航的念头,但最后,无知战胜了理智。我认为鲁滨逊太不理智了,他有一个很好的家庭,可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有一个很好的未来,但他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付出了至少二十八年的时光,甚至是他的一生。我想,如果我是鲁滨逊的话,或许我会听从他的意见,毕竟,他是我的父亲,他的生活阅历比我丰富,他比我更冷静。在这二十八年中,鲁滨逊做了许许多多的事。他先后把三个山洞建造成了自己的家。起先,他捕杀野兽来进食,用野兽皮制作衣服,而后他自己种植了谷物,并制作出了面包,等等。我简直难以想象鲁滨逊的生活有多么艰苦。我简直难以想象,如果我是鲁滨逊的话,我能忍受所有的困难吗?恐怕我不能,所以,我必须学习鲁滨逊的这种精神。也许,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吧。在书中,作者笛福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对鲁滨逊的心理做了十分详尽的描述,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真实的世界中,令我仿佛亲身经历了这次历险。
  每想到鲁滨孙,我就想到了自己,我如果能像鲁滨孙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下,仍然能自己独立生存,坚强不屈就好了。记得以前在家做数学题,做不出来就不做了,这跟鲁滨孙相比,差别太大了鲁滨孙不畏艰苦,一个人独自生活了那么多年,也没有抱怨什么,只是一声不响的坚持了下去。随着时间越来越长,我对鲁滨孙的敬仰也逐日增加,这位坚忍不拔的英雄在我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来越高。
  在生活中,像鲁滨孙这样的英雄真是少之又少能在孤岛上生活二十八年且无忧无虑的人我几乎没有听到过只有那些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在艰苦环境中才能生存下来。生存是人类的根本,只有懂得生存的人才能活下来,才能在世界上立足。鲁滨孙的遭遇使我们为他而同情,也许他的遭遇我们不会遇到,也许我们一生都会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但是,生存是谁都要掌握的本领,鲁滨孙在孤岛上以打猎、种粮食为生,过了二十八年,终于返回了英国。这使我想到了一句话“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这句话用来形容鲁滨孙再确切不过了,因为他就是勇敢镇定的人,它即使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中,都能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艰苦环境中,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思维,从而努力生存下去。
  • 初中1年级 - 读后感
  • 字数:1425 投稿日期:2012-3-26 22:38:00

  • 推荐3星:[心动DE感觉]2012-3-30 18: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