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3年级 - 议论文 阅读指导

【平等·和谐·安康】

吴子曌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讨论好像是关于一个国家的事情。
  
  
平等·和谐·安康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题目中三个词的摆放,是有先后顺序的,也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与格列佛一同游罢几个奇怪的国家,肚中似有千言万语沉积已久,今日在此梳理思虑,尽简腹中之言,在此略作发泄以图心中一快。
  一个国家要想建立深厚稳定的根基,要想百经风雨而不倒不灭,要想像古树一样在地球上扎根,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公民地位要平等。绝对不能出现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出现,被奴役者的不满早晚要爆发;一旦爆发,便如洪水猛兽,要冲垮这个国家了。地位实现平等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公民心理上要平等。也就是说,让每个人都真正打心眼儿里觉得:“我和国家元首是一样的,和厕所清洁工也没什么不同。我们都是在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知识按个人能力分工不一样罢了。”有了这种思想,才能使每个人敬业乐业,才能根除腐败,才能使社会稳定,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不然他给你两天一罢工三天一起义,你当领导人你受得了啊?我再引用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使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这是心理平等的高境界了,真正实现了人的平等。这样的国家,想不稳定都难!
   接下来就是要和谐。在这里我这样解释“和谐”的基本意义:当国家领导人发动人民去做一件什么事、去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的时候,没有人唱反调,没有人在下面拆台,没有人煽阴风点鬼火,没有人做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损害人民幸福和国家利益的事情。全国人民的心系在一条线上,每个人都积极奋斗,如果社会和谐到这地步,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
  有了平等和和谐作基础,就可以轻松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了,就可以建设先进文化了。这时候再不会有人干到一半突然想“为啥我这么辛苦他天天享受,不干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有平等作根基;也不用担心有人和全国人民唱反调,因为大家都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如是,则岂有综合国力不强大、国际地位不提高、人民生活不安康的道理?
  以上言语,有些地方恐怕欠妥欠全,但望指出。末,祝伟大祖国日益昌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初中3年级 - 议论文
  • 字数:837 投稿日期:2010-2-24 16:18:00

  • 推荐3星:[阳光花季]2010-2-24 16: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