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3年级 - 议论文 阅读指导

加亮终难比孔明

六中 骆XX

孔明在蜀国命运的节骨眼上,总能提出好的方案,战略大计,已在隆中对时设计好,而且他为“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比之下吴用更逊色了。
  加亮终难比孔明
  
  诸葛亮与吴用是两个智士形象的典型,家喻户晓,影响深远。二者同中有异。同是表家的,显而易见,而异,则有二大点。
  一。人生与标的不同
  诸葛亮之所以出山,关键是因为与刘备的人生目标不谋而合,那么,刘备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如孔明见刘备所言:“昨观书意,足见将军爱民忧国之心”,“爱民忧国”乃是关键。这是令孔明心动的根本原因。在孔明以“久乐耕锄”推辞之后,刘备苦泣曰:“先生不肯匡扶生灵,汉天下休矣。”刘备先后三次表明其目标,让孔明心中产生共鸣。于是“遂许先帝以驱驰”。
  而吴用的人生目标又是什呢?可大致分为二个阶段——“图个一世快活“全忠仗义,扶国安民。”吴用在“智取生辰纲”中对三阮说:“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图个一世快活”这就暴露了他的真实动机,且以自我为中心,与孔明心系百姓相去甚远。直到宋江遇九天玄女,才能看到吴用的目标在宋江的开导下渐渐提高到了“全忠仗义,扶国安民。”的高度。也体现了《水浒传》全书的主旨。
  所以,吴用的人生目标显然没有孔明高远,高尚。
  二。同为军师的不同
  孔明在战略大计方面屡战屡胜,只是在小的战术方面略有失误,而吴用则在战术指挥方面显过人之处,在梁山的前途命运掌握方面却连连失误。
  孔明在蜀国命运的节骨眼上,总能提出好的方案,战略大计,已在隆中对时设计好,而且他为“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比之下吴用更逊色了。
  吴用对梁山的命运无明确的构想。在七十多回过后,他才明确表态:招安。但是在能保证好汉们“快活”的前提下招安。这无疑是错误的,也导致了众好汉悲剧的结局。
  所以:孔明是智慧的化身,有极强的军事、政治才能。而吴用,实则“无用”,只是草莽英雄中间的一个读书人罢了。
  综上两点,我认为加亮终难比孔明也。
  
  • 初中3年级 - 议论文
  • 字数:724 投稿日期:2009-12-27 16:36:00

  • 推荐3星:[0217]2009-12-27 16: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