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5年级 - 应用文 阅读指导

关于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寒春班 潘展烨

专辑:浙江寒春作文吧

虽然在班里只有我一个潘姓,但在中国潘姓人口有640万多,姓氏排名上也在顺位36位,我是不孤单的。而且潘姓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名人,年代离我较近的名人有潘天寿、潘汉年、潘菽等,我要向他们学习!
       关于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里只有我是姓潘的,大多数同学都姓李呀,姓王呀……那些姓氏比较多的同学经常开玩笑说:“我们一千年前是一家子!”有一次在词语手册上我看到了许多姓氏,这就引起了我的研究欲望:为什么姓潘的人在班里只有我一个,而其他姓氏会比较多呢?于是,我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借助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杂志,网上查寻资料,了解潘姓的来源和潘姓的历史名人;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并了解名人们的故事情节;
  3、查访自己的家人(如爷爷、奶奶、伯伯、姑妈等)进一步了解潘姓人口和分布的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获取信息的渠道——网络。主要了解潘姓的起源:关于潘氏的起源,史书记载有三种说法。一是《元和姓纂》记载,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后代。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毕公高在西周初年被封在毕,建立毕国。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子孙以封邑命氏。或言潘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潘国人就有用国名作为姓氏的,从此改姓潘。二是《姓氏寻源》记载,出自芈[mǐ]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见于家传者始祖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师。《通志氏族略三》:“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三是出自北方鲜卑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另外,清康熙年间,台湾高山族相继归顺,被赐姓潘。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2、获取信息的渠道——网络。主要了解历史上潘姓的名人:
  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潘璋:干《今山东省冠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关公父子败走麦城后,被潘璋所擒。《与下明代潘璋有别》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人,西晋文学家、名臣。善缀辞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求形式美的倾向,所以在当时与陆机受到同样的推崇。以“美姿容”著称,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与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潘综:晋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孙恩起义,与父骠路遇兵。兵砍其父,乃伏身保护,被砍四刀。一人曰:“杀孝子不祥。”于是父子俱得免。后官遂昌长。南朝宋元嘉间改其里名曰纯孝,免其家三世税租。
  潘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学上与潘岳齐名,世称“两潘”,其诗注重词藻,多应酬赠答之作,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潘美: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名将,在灭南汉、南唐、北汉时立下奇功。宋太宗雍熙三年《即九八六年》攻辽,潘美因指挥失当,使名将杨业陷敌牺牲,而受降级处分。
  潘阆:大名人,宋太宗时进士,其诗词笔调清新,往往有出尘之语。
  潘翼:青田人,宋代学者,学贯诸子百家,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
  潘璋:字栗夫。金华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历任工部营缮司主事、都永主事,四川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副使。曾往荆湖管理竹木证赋,政不苛而课入甚丰。提督学政,力崇正学,造就甚众。着意培养之合州士人邹知。后以刚直敢言驰名于世督修宋濂墓,并撰写墓志铭。卒于官,蜀士闻之,相率哭于三公祠下,且奉入名宦祠。
  潘耒:江苏省吴江人,清初学者,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潘大临:黄岗人,宋代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有《柯山集》遗世。
  潘自中:字时乂。宋代松阳人。曾江州司理,不媚上,不诬人,力雪冤案。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省乌程《今吴兴》人,明代著名水利家。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成绩显著。著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潘之恒: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明代文学家,撰有《叙曲》、《吴剧》等剧评,并有诗集《涉江集》。
  潘柽章:江南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末清初学者,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潘平格:浙江省慈溪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追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人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潘亦隽:江苏省苏州人,清初画家,其族弟潘奕鏊、潘奕钧、潘奕荫、潘奕藻等都是知名画家。
  潘作梅:字肖野,号戒平。清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安吉籍。雍正元年拔贡。官海宁学正。冷官二十年,不慕荣利。博学多艺,精书法。画山水得倪云林逸致。
  潘祖荫:字伯寅。江苏吴县人。年十七应顺天乡试挑取誊录。年十九以其祖太傅潘世恩年八十赐寿恩赏举人。咸丰进士,光绪元年授大理寺卿,署礼部右侍郎。次年,署刑部右侍郎、补礼部右侍郎,兼署工部左侍郎。四年,调户部右侍郎,仍兼署工部左侍郎。五年,转户部左侍郎,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擢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调刑部尚书。著有《四本堂文集》二卷、外集二卷,诗无专集,《晚晴簃诗汇》自《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中录存二十余首。辑有《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一卷等。
  潘宗耀:字绳武,号虹桥。清代永嘉人。嘉庆六年举人。历丹徒、江浦知县,士民爱戴。有《五梅一研斋诗钞》。
  潘子忠:广西岑溪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参加广西百色起义,担任中国红军第七军的基层干部,随部投入创建和巩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红七军集中河池整编,任连长,随主力北上,转战桂黔湘粤赣边。参加湘赣苏区的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同年进入中央苏区,他历任红七军副营长、营长、红三军团某团副团长,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红一方面军长征。调任某师特派员。1935年夏,在四川过草地途中牺牲。
  潘鼎新:名毓,又名平界,字祖义。华容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率兵响应萍浏澧起义,事败逃亡日本,入同盟会。次年8月,参与组织共进会。1908年回国,参与创办《商务报》。未几,焦达峰在湖南联络大举,被委驻守岳州。辛亥长沙光复,他组率义军攻入华容县城,旋率部驰援武汉。南北议和成立时,任共进会及湖北同盟会干事。“二次革命”时,任讨袁军总司令部代理参谋长。事败,再亡日本。护国战争时回国举兵讨袁,被授予陆军中将、二等大缓嘉禾章。后转入报界,在天津任《泰晤土报》华文版主笔。曾出任东北边防军驻热河特别党部政治部主任兼参谋长及热河省政府秘书长,遭软禁,被救后定居北平,闭门读《易》。“七七”事变后,将幼子送赴抗日前线,他遭日军捕押,折磨致精神失常。出狱后病卒家中。
  潘天寿《1897——1971》:浙江省宁海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画,布局善于“险、破险”,笔墨有金石味,朴厚劲挺、气势雄阔,融诗、书、画、印于一炉,亦能人物,并长于指画。著有《中国绘画史》、《治印谈丛》等。
  潘汉年《1906.1.12——1977.4.14》:宜兴归径人。1925年入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机关报《国民军日报》总编辑。1928年被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文化界的统战工作,先后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左冀文化总同盟”党组书记。1933年任中央局宣传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长。1935年起在香港、广州、武汉、上海等地领导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工作。1949年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55年因“内奸”问题被逮捕判刑。1977年含冤病逝。
  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3、获取信息的渠道——网络。主要了解潘姓人口数量等:
   潘姓人口数量有640万,在中国姓氏排名36位。
 4、获取信息的渠道——爷爷。主要了解潘氏族谱:
   在绍兴新昌县有一本潘氏族谱。
四、结论
  虽然在班里只有我一个潘姓,但在中国潘姓人口有640万多,姓氏排名上也在顺位36位,我是不孤单的。而且潘姓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名人,年代离我较近的名人有潘天寿、潘汉年、潘 菽等,我要向他们学习!
  • 小学5年级 - 应用文
  • 字数:3388 投稿日期:2012-5-1 19:18:00

  • 推荐3星:[紫若玲珑]2012-5-1 20: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