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初中后,我的双手完成了不计其数的实验。然而唯独六年级的那个试验让人难以忘怀。它是那么的引人思考,那么的有趣——
那天我去科学教师上课,刚一进教室听见女同学的阵阵尖叫和男同学的“嘿嘿”笑声。我莫名其妙的坐在课桌前想伸个懒腰提提精神,但当我的手一接触到桌面就“嚯”的一下抽回手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逃离了课桌——一只肥大的蜗牛正“固定”在桌上的一只大烧杯里!布满皱褶的脸肉嘟嘟的,嘴一张一合,它拖着重重的壳牢牢地吸在烧杯壁上,显得强壮而肥胖,可谓是……难不成这节课要我们研究这慢性子的家伙?果不其然,老师下了这道“命令”。首先,我们要寻找它的呼吸孔。这“顶级人物”的呼吸孔应该在哪里呢……在深思熟虑之后,我和同桌决定把蜗牛浸在温水中,哪里冒气泡哪里就是呼吸孔!说干就干,我装着胆子用手指“鞭打”它前进,好不容易把它赶进温水杯里,不待我定睛仔细看起泡的“发源处”,那只蜗牛便以“风驰电掣”的速度爬出水面,向杯口前进,看着蜗牛在“安全地带”休闲得意的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这次的实验无疑是失败了。
此刻,老师又要我们用醋来测试蜗牛的灵敏度。我把棉签饱满地蘸上醋,试探性地将棉签棒挪到它面前,不料它却毫不领情地把头一扭,缩紧了它的硬壳。“嘿!”这缩头将军!“同桌不满的叫道。我看着这只蜗牛,心中的怒气不觉顿消。我暗暗佩服起这小蜗牛的“有勇有谋”。蜗牛生在环境潮湿的阴暗处,上或空间狭小;而且它们行动缓慢,生存极为艰难。但是,它在实验中的两次紧急关头都有不同的策略,如料凉水泡豌豆——冷静处理,而不是在水中盲目的缩进壳里避难或是在“醋棒”前蠕动脱逃。冷静地选择逃出困境的方法,这种精神值得学习。蜗牛,其貌不扬,原来你是“大智若愚”呵!
这次实验可谓是“失败得很彻底”,但是我也收获很多。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但变也要有方法地变,我们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也要像蜗牛一样灵活变通。人活着必须冷静地“三思而后行”——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从现在起,我要向蜗牛学习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