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明朝的罗贯中所写。本书讲的是东汉末年,黄巾纷乱,群雄争霸,战火纷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民怨四起,到处都是火,到处都是血,到处都是尸体,惨不忍睹。这时候三位英勇的君主出现了,他们分别是:曹操,孙权,刘备,他们领着一批神机妙算,武功盖世的能人,横扫中原,把诸侯一个个消灭,最后,各自割据一方,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互相对峙。接着,为了抵抗北方强大的曹操,孙权、刘备组成联盟,以抵御曹操的侵犯。可是因为关羽的固执,孙刘盟军因此而暂时解盟,孙权和曹操反而组成联盟,反攻关羽,孙权背后插刀,曹操乘机掩杀,关羽大败,荆州因此而沦落,关羽也在麦城,被孙权所擒后斩首。刘备伤心过度,一举大兵,攻打吴国,哪知用计失当,被吴国打成残军败将,刘备因此而痛不欲生,在白帝城里死去。从此以后,蜀吴两国又结成了长期的盟友关系,但是即使这样,也无法阻挡北方的魏国的攻击,蜀吴屡次的进攻,也皆以失败而告终。最终,蜀吴皆因君主昏庸,被晋国乘机吞并。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了。
在三国如此之多的君主、武将、谋士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曹操。曹操在三国中属于呲喳风云的人物,他本身也是一个头脑聪明,运筹帷幄的人。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一直都是作为小人,奸诈的存在,但这些都是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为了整体而这样去描写的,但即使这样,曹操的军事指挥的本领并没有被抹杀掉,在他几年的南征北战中,充分的体现出了他自身的军事水平,不仅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占领了,还收复了几个少数民族,是三个君主中,最有才干的,他统治的魏国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国家,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以至于后来才能天下归晋。
曹操对人才十分得注重,他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以求得到更多的贤士来帮助自己。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的经验,认为古今中来,没有一个明君的身边没有贤才和他共同治理国家,而这些贤才又无一不是隐居山林的人物,所以曹操鼓励官员们不要因为出身不不好,而不推荐,让官员们帮他把那些因为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的就予以重用。而后,曹操又在公元214年和217又分别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的强调他用人的政策,强调他唯才是举的方针,让各级官员在选拔人才上,要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缺点也没问题,只要有真才能,就可以录用。就这样曹操得到了一大批人才,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曹操用人从来不计前嫌,不少敌对势力被打败后,曹操都会将有才能的谋臣收到自己的帐下。
曹操不仅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善于收人才的能力,他还是一个拥有宽广胸襟的人,在数次失败后,他依然不屈不挠,在赤壁之战后,曹操主力尽失,但是他依然笑着面对现况。曹操还是一个诗人,喜欢写诗作文,写了许多很有气势的诗,无论在何时,曹操都有兴趣写诗,汉乐府中有大量他的诗篇,其中也不乏有名篇。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名著之一,但是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历史,许多事都被刻意的表达出来了,有可能并不是真实的事,所以想了解历史的应该看看《三国志》,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看看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