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关于吕克·贝松的一段采访,不仅让我看到了这位伟大的法国导演的庐山真面目,也让我深深的被这位导演在采访中所表达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第一次看他的电影是在念大二时,一部拍摄于1994年的伟大影片,直到2002年才被我真正接触,说来也真惭愧。不过,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一个向来后知后觉的人来说也实在正常。
记得看那部电影是在刚考完试时,最初我对于这部有着这样一个俗不可奈名字的电影,并无多少好感,但是才发现错了,这的确是一部不俗的电影。一个沉默寡言,终日与一棵植物相伴的职业杀手和一个家人被害,性格叛逆的女孩之间形成了奇怪的关系,近乎父女,又象朋友,但又好象情人。或许他们都太孤独了,所以所有的情感只能倾注到一个人的身上,那个唯一值得信赖的人。虽然影片对话很少,但吕克·贝松把两人之间那种由猜测怀疑,到相依相伴再到至死不渝的情感刻画的非常深刻动人,让人不禁泪流满面。最后情节,莱昂为了救小女孩牺牲了自己,最后小女孩种下那棵绿色植物望着天空的样子,又带给人无尽的希望。也许我实在没有什么资格对这样一位伟大导演的影片品头论足,但是我想他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一种情感,我是收到了的。
碧海蓝天,亚特兰蒂斯等影片,表达了他对大海的向往,没想到他从小就喜欢潜水,他说也许他生来就是一条鱼,从小就觉得在水里比在陆地要安全。这样一位大胡子的导演,却有这样细腻而深邃的情感世界,人不可貌相的理论再一次的得到了印证。不过从他习惯性紧簇的眉头和略带忧郁的眼神中,又看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水均益问他,参观了故宫以后,会不会在他的下一部影片中涉及有关中国文化的影片。他想了想说,应该不会,因为他认为这是中国导演应该完成的任务,他只能去拍法国电影,因为那是他熟悉了解的领域。他规劝中国导演,不要为了名、利而去迎合好莱坞,拍西方人的电影,其实真正的宝藏就在自己的身边,呆在中国,去拍出真正反映中国的电影。
果然,大师就是大师,他有横溢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他拥有清醒的头脑,知道立足根本,才能成就辉煌。所以才能成为大师。那些一心只想追名逐利,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导演,也只能望其项背了。真的,这的确一点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