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级 - 议论文 阅读指导

试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河南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 198012

"重估一切价值”!“自然界的报复"
试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李圣雷
(广西师范大学政行学院08级马克思主义哲学 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张裂是技术理性畸形发展的结果,探索工具理性的真,追求价值理性的善,力求达到二者和谐统一的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角度浅试论述二者如何有机结合。
【关键词】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统一
引 言
随着社会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得到迅速提高,新的物种和产品相继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人类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很大程度上都得到了认可,然而由于人类无节制的向自然界索取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令世人震惊:局部地区战争不断流血冲突事件增多、“南北关系”紧张、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信仰危机等。上述事件都和高科技的畸形发展有关,由于人类片面追求科技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的实践应用性,忽视了人类整体的幸福和价值性目的性,进而没有多加考虑其负效应结果导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技术理性中出现张裂,如何在保持科技继续向前发展的同时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这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一、 了解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内涵
1、 工具理性
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实现服务。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所以“工具理性”又叫“功效理性”或者说“效率理性”。据说“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直接、最重要的渊源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所提出的“合理性”(rationality)概念。韦伯将合理性分为两种,即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韦伯曾经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对工具理性有过描述,他高赞新型资本家能够吃苦耐劳并且敬业奉献职业道精神深得上帝垂青,获得上帝的救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财富,同时工具理性有了经济基础的支撑迅速得到发展,然而由于资本家从追求利润中获得的快乐超过了原初的宗教动力,结果使得工具理性出现了畸形,物质和金钱成了人们追求的直接性目的,原本带动经济发展的技术和发明由手段成为了目的,工具理性“异化”成了禁锢在人们头上的一个铁的枷锁。工具理性是理性、启蒙精神、科技发展的结果。由于新兴资本家对物质财富和金钱利润的贪婪的追求,科技工具被用于生产工程由最初的手段逐渐演化成目的,工具理性日益膨胀,资本家片面的追求科技的实用功效和对工人操作的控制,被用来解放人的工具却又成了奴役和掌管人的工具,因为启蒙理性的发展高扬了工具理性,以至于出现了工具理性霸权,从而使得工具理性变成了支配、控制人的力量。也就是说,西方启蒙运动以来一直被提倡的理性蜕变成了一种统治奴役人的工具。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工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追求有用性就具有了真理性。美国的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法国的管理法约尔在其管理学中都蕴含对工具理性的追求,这都影响了韦伯对工具理性的研究和论述,由于工具理性偏离常规的发展轨道后来受到很哲学家卢卡奇、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利奥塔、德里达等人的批判。
2、 价值理性
价值理性说的是相信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价值理性是和工具理性相对立的一种人类主观理性,体现为在社会操作中的终极价值关怀和价值引导,人类一直在寻找一种普遍的终极价值原则,这个探索的过程必定要理性介入,这就是价值理性。它把价值关怀视为判断的核心,为纯粹客观的操作理性注入主观的价值选择。
3、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对立性表现
按照韦伯的观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主客观分离,出现了“工具的合理性和价值的非理性”工具理性对对象的判定标准是客观的准则,追求的是真,是合乎规律性和经济效用的目的意义的理性活动,而价值理性对对象的判定标准是一种主观的感性意识,追求的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和和谐程度。工具理性重视经验和实践操作而忽视对价值远离价值理性,把人的需要和目的全都消解到了经济增长活动过程中,人成了实现技术活动和达到技术目的的手段,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彻底决裂了,技术理性甚至被叫做工具理性或者等同于工具理性,价值观念不是被理解为人类的内在尺度,而是服务于工具理性的外在“润滑剂”,价值被虚无化,难怪后来尼采声称要“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
二、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张裂后带来的灾难性危害
1、 对自然界的危害性
自然界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自然界进化而来的,人类的任何活动理当维护而不该破坏自然激化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然而技术理性极端化使得人们仅是把自然当做是自己满足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资源储备库,为了满足自身无穷的欲望,不惜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措施去无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它,采用先进的物理设备和高级的化学技术任意粗暴的干涉自然,剽窃其资源和能源、破坏了自然界天然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链条,最终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坏境污染、资源能源衰竭、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繁“亲近”人类。
2、 对社会性的危害性
由于技术理性极端化,人类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追求GDP的百分比,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多和利润的增大,追求物质的占有和物质享受,追求物质效用最大化,忽视了社会发展中应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价值意义,造成精神出现“空场”,人与之形同陌路,原本应该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冰冷的物质“物化”为对立的物与物的关系。由于生产者片面追求新科技带来的实际效果,对使用工人工具化,导致贫富加剧后社会两极分化矛盾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和正义性越来越缺乏,从高科技得到实惠的一些国家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会设法加紧对发展中国家变相剥削掠夺资源和能源等原料产地,把本国落后的技术处理垃圾似的低价转卖给贫穷落后的国家从中攫取暴利,进而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也日益增大,很多势均力敌的国家都争着争夺世界话语权,争抢世界性经济霸权、军事霸权、政治霸权等来更好的控制别国以便攫取更多利润,难怪一些小的国家冒着被查禁的危险去偷偷研发高尖端军事和新型科技产品力求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和被剥削性,以致引发地区社会武装冲突和流血事件的发生。
3、 对人类自身的危害性
由于技术理性极端化,人与人之间矛盾增多,人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重重,原本为人类自身合理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科技却因为人类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人成了“单向度”(马尔库塞语)的人。技术理性的扩张将人以物的形式投入到生产活动当中,按照机器的要求、节奏和规则来从事上产活动,人的情感、个性和精神性得到压制,同时技术理性还把人当做物一样用基因技术复制“克隆”人为的干预人类自然的生育活动,使得人的隐私、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等社会属性乃至自然属性都被技术消解掉了。
三、 探求造成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张裂的根源找到使之    统一的途径
1、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张裂的根源
由于自然界的强大性和人类自身的不完美性,为了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人类必须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发明和制造各种实践工具以便满足自身存在的需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极为必要的,然而当人类运用自己创造的生产工具获得一定成度的解放后,工具的手段性逐渐被抬高为目的性,对先进科技的崇拜和渴求使得原本摆脱束缚的意识性被利用科技征服自然“称霸自然”的“潜意识”所充塞头脑,这是技术理性扩张导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分离的人本根源。另外,技术的应用性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以及科学主义的理论学说等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分裂重要原因。技术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实践应用性,一种发明如果不被实践其价值是不能被认可的,当今社会技术的发明实际应用性是技术理性极端化发展的制度根源,可以说不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还是计划经济的国家都认识到了科技的不可替代作用性,两次世界大战新型的军事武器威力也证明了其功效,尤其是原子弹的投入造成的危害更是令人对高科技刮目相看。在主客二元化的关系论中,人的地位被无限制地抬高,“万物皆备于我”、“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立法”、“世界的主宰”、“世界的中心”等思想泛滥,这样的认识无疑会导致人类的思维膨胀走向极端化,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一切以人为的标准和根本尺度来评判整个世界。在这种思想主导下,科技发明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亮相并被运用于生产实践活动,人类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创造热情和斗志得到极大的鼓舞,对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的决心也大大增强了,引发了一次次的工业革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物质的繁荣,鉴于此,人类不可一世地将技术理性的作用过高的夸大,招致各种天灾人祸都光顾亲近他们,人类中心主义危及人类自身的存在,使得大家生活在威胁和恐惧中。科学主义学派高唱科学作用的赞歌,崇拜科学,迷信科学万能,无视人文因素的重要性,相信科学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熟知科学的作用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可被认知的,过度迷恋科学万能必然使得科学主义产生而走向主观唯心。
2、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有效途径
(1)  用价值理性约束工具理性,为工具理性的扩张提供人文导向。
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其目的和核心是将科技的效用置于至高地位,无视人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使得科技工具发展手段性需要偏离人类的目的初衷,其实工具只是实现人的基本价值的手段而已。因此,科技工具的研发必须从人自身的需要、本质及价值出发,用价值理性来引导和约束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为了维护人类的尊严,提升人类的价值,彰显人类存在的意义。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从社会发展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生存和发展需要等方面正体现了这点。
(2)  把人类需要的工具理性外在尺度和价值理性的内在尺度结合起来。
所谓人类需要的工具理性外在尺度显然是指人类活动把按照事物的属性、本质和规律行事当做判定其行为是否合理的尺度和准则,而人类需要的价值理性的内在尺度是指主体活动把自己内在的需要和愿望当做其行为价值判断和认定的标准。从前人对其界定可见,内在尺度是需要价值理性予以把握的尺度,外在尺度是工具理性予以把握的对象。要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必须在实践基础上将其统一起来。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是人类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凭借一定物质技术手段,贯彻自己的目的愿望,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去占有自然对象的过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按照美的尺度来构造”即人可以通过理性的方式把处理对象的外在尺度和自我反省的内在尺度在实践中有机结合起来,超越自然对人的限制,确立主体的存在方式。
(3)  提高人类主体自身的道德素养,正确认识工具理性和价值利理性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一点要求我们既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也要有对人文精神的向往,我们须知再先进的科技产品终究是人类自身研制的成果,应该给人类提供方便而不是带来麻烦,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更是要思想觉悟要高,有科技伦理观念,不能随意不顾科技产品的灾难性后果把任意一种没有经过实验的新发明新创造胡乱推广使用,以免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害。人类要正确的看待科技工具的作用和价值,尤其重视其人文价值作用,认识到先进工具对于人类自身发展的必需和必要性,合理的运用它,任何一种新的科技产品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一定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性,我们必须考虑到其消极的负效应,采取措施力所能及地限制和减弱其对自然或者人类社会的危害性。人类必须谨记研发任何一种生产工具必须将人类的终极幸福和至善的道德要求作为其目的,不可将技术理性推向极端化,那样势必造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裂,使人类一直生活在动荡和惴惴不安之中。
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四十七页。
【2】。马尔库塞著《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151.
【3】赵建军。技术理性的现代展现及未来命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0):48
【4】赵建军。技术理性的现代展现及未来命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0):50
【5】赵建军。技术理性:反思与批判的意蕴【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01
【6】朱丽霞。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途径探析【J】。江汉论坛,2009.01.
【7】林学俊。技术理性扩张的社会根源及其控制【J】。科技与辩证法,2007,04.
【8】涂成林。技术理性的批判维度及其超越【J】。学习与探索,2007,06.
【9】李建珊。科技价值二分的哲学思考【J】。南开大学学报,2007,06.
【10】毛文凤。人类中心主义的本体论背景及其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8,07.博士论坛。
  • 小学6年级 - 议论文
  • 字数:5404 投稿日期:2011-3-8 18:06:00

  • 推荐3星:[紫音凌漠]2011-3-9 13: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