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年级 - 散文 阅读指导

天荒地老还有你们陪

︶ㄣ微风轻轻掠过脸颊 灬——张佳萍|.

十分无语的文章,我发稿N次了。
  
  
  

   开始的开始,我傻傻地认识了你们,又义不容辞爱上了你们;     最后的最后,我诺诺地认识了你们,又信誓旦旦发誓要记住你们。

   某天,我对自己说,那些曾经陪我一起走过的所有人——你们对我很好,你们也会活得很好;有你们,我很知足、很快乐。
  这辈子,天荒地老还好有你们陪着我。
  
  
  —— 小 序
  
  
  
  有时候,是某个不经意瞬间,就这么轻轻地挥了挥衣袖,作别的是那所飘有桂花香,往昔三年记忆沉浮的校园。有时候,又是那个某天某月某日某时,一切似乎都在一丁点地改变着,留不下一丁点曾经的那些回忆。——在这所校园,我看不到曾经一起在操场做操的那些熟悉的身影,我听不到你们曾经给我取了三年的绰号“瓶盖”在呼喊着,我闻不到曾经那个食堂里一日一顿的饭菜香,我更是走不进那个熟悉的办公室一次次为老师做的事,谈的那些话……
  
  
  
  地球每分每秒在不停地转动着,我们也站在地球表层转动着,适应着每一个方向的转换。曾经的某个地点,可能永远转不到相同的地点,但我却相信每走过的一个地点,都将是一份别离后会恋恋不舍的开始,如果此刻的我紧紧珍惜,那么我想某个下一个句点时或许我们会散得快乐些……
  
  
  
   那些锥刺人心的种种原因,迫不得已地进入那所在我眼里纠结的学校,怀揣着一点小霸气,一点不服气……
  
  
  开学报道的那天,大包小包,能带的全带上了,妈妈说是我这是“搬家”,我奸笑道“你会不会想我啊,咳,还是别想我好,我可说好了我是没时间会想你的或者是忘了想你的……”三言两语,看似无牵挂,心却拔凉拔凉的,无奈,就这么起程了。
  
  
  
  
  校门口的收费处,找了下自己的名字后,依次报了名。在报名时了解到了班主任老师姓胡,她看上去年轻有气质,本以为会有很多时间多多了解这位老师,可后来却了解到她虽然是班主任,但只上美术班的课,无缘上我们这帮音乐班的孩子的课了。我心里又是一阵拔凉拔凉的。然而妈妈是个善于言词的,无言地插了一句“我孩子音乐挺好的,学过长笛,考了级”,于是就这么不经意地一句话,接下来发生了好多事,再次让我觉得欣喜又懊悔。
  
  
  
   报道后,拖着,举着,拎着……各种各样的方式将那些厚重的行李运到了5楼宿舍。每上一层,我就不停地自怨自艾“以前在家咱爬4楼就已经受罪了,没有想到这里更狠,5楼的国际概念,上下这么一算的话,相当于爬小高层了,5年一算的话,叹呐!”气喘喘地到了5楼,急匆匆地找宿舍,不停地祈祷着下铺下铺……皇天不负有心人,来到宿舍后,被我个盼到了个下铺,我跳啊,蹦啊,得瑟啊……可是“月有阴晴圆缺”,那一桩桩令人头疼的事又来了。由于是下铺,那么那上铺的床挡死下铺,加上宿舍没有空调,只有2个看起来穷酸相的电风扇,那么可证得今后的几天或是几年的时光会热死,闷死。
  
  
  
   乖乖认命后,不停安慰自己“下铺应该会上铺还是幸福那么一丁点的”。携着这点思想,整理好了床被,生活用品的整理以及那些琐屑的杂物……那帮舍友来得零零散散,陆陆续续的……最早到的那个许珊同学帮着一起整理,最有缘分的蒋则一同学居然成了我的舍友,睡我上铺的徐铭霞同学,肥嘟嘟可爱的殷均涟同学,普通话老标准的丁晓晴同学,最怕读英语单词的朱婕媚同学,睡我旁边床的丁筱忆同学,唱歌不跑调音色很美的杨文意同学,那个名字老会被我搞错的杨佳怡同学,很有幸地我们窝成了一团,住进了同一间房。还深深记得我们相住的第一个夜晚,我们一直不停地窃窃私语着“我睡不着,好想爸爸妈妈啊,这个被子好臭,枕头好高啊,为什么上厕所都不能开灯的,夜盲症怎么办”,又总是有人会不停地胆战心惊地唠叨着“别讲了,学生会来检查了,内个同学手机灯别亮着,别扣分分了……”就这么讲了好多,有人明天一早看起来像是炫耀一样说着“信不信老子昨天我是凌晨1点才睡着的”,甚至有人更是狂妄地来了一句“那有什么了不起,我昨天凌晨3点睡的觉,早晨5点多起的床”,我听后就是情不自禁地一阵狂笑,还好我是内个爱睡觉的孩子,9:20熄的灯,我9:40就睡下了。只不过耳边总是传来她们的一阵阵抱怨声,不语,只想拥有一个充足的睡眠而已,不想再回到那个初三熬夜时代了。
  
  
  
  
  一觉过来后,做好内务工作,来到教室,开始老师布置座位。果不其然,1个班,仅此2个个性十分新明的男生,一个胖胖的钱元鑫同志,一个高挑的徐涛同志……本还指望寥寥男生中混个同桌,这样一看就完全泡汤了。安排好座位后,我坐在了第四组的第一张,又是第一张的位置,让我感到了种种熟悉。新同桌她叫张丹玲,和我的名字读起来,还有点谐音的感觉,她人真的是无比的温柔体贴,问题也有点多,上课总喜欢跟着老师一起走,不喜欢举手,但喜欢在下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一看,和三年前的我也颇有相似,特别感谢的是她开学的第一天帮我复印了一份课程表,结果把自己的课表都抄错了。老感动了。
   
  
  
   还由衷地记得第一节课是“地理”,课表上还是连续的两节地理课,我看了,那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初中那几年的情况只有某些人包括自己最清楚了。打铃了,只见一个拿着水壶、个子不高,身着并不是太鲜艳的老师进了教室。她向我们作了个自我介绍,知道了她姓“边”。一个很奇怪的姓,为此还和我的同桌下课后特意用学习机查了下百家姓边的姓氏,原来百家姓是有这个姓氏的。地理老师上课时,彪悍地来了一句“接下来两节课。我们不用书,这书本上的内容太简单,要讲的话4、5节课程便可学完了”,下面的感叹是源源不断,深信不疑。她的两节课只讲了俩个曾经教过但是我没掌握的里面的细节板块——七大洲、四大洋。最令人无语的一个问题是“南极有没有人定居?”结果这个问题问下去,也有好多人说有,也包括了不懂地理的我,老师只是对我们这帮孩子傻笑到“要是以后你们去南极定居的话,希望你们可以有幸活着回来”。就这么,两节地理课,在幽默、快速、精细的氛围中结束了。
  
  
  
   某个时刻,内个曾经被我看不起的、甚至被我用来玩的计算机课居然成了我如今最大的困难。比起数学,我会义无反顾地说道“计算机真的有时候比数学都难学了”。老师讲得含含糊糊,没怎么讲透彻,那些二进制转换 、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听得是一头雾水的,习题的例题讲解也是草草地……如今还在感叹着“计算机啊,你什么时候成了我最害怕的课了!”
   
  
  
   上到政治课,我想起了我们的吴老师。曾经“逼”着我们这帮不爱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而这里,政治老师就不同了,她可有办法了。她采用的是“只要你回答对一个问题就给你加学分,答案不管对错,那怕最后学分加到了100分”。这种制度,让我不禁佩服又喜爱,还记得第一节政治课我面不红,耳不赤,一口气地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为此还赢来了肯定和掌声,那一刻,很是快乐。
  
  
  
   语文老师是前黄高中毕业的,第一课她没有上课,而是跟我们讲起了她的那些高中节奏。第二节课学的那首《沁园春·长沙》词,书上做完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自己看得都觉得感动佩服,可是有点觉得不过瘾,就是没有朗诵这首词……
  
  
  
  一天的课结束后,那天晚上,晚自习课上全班进行了自我介绍,一组组地来。老师还特此让我们列了个草稿,并让我们说出自己今后发展的意向……我精心准备着,一大堆志气激昂的话,收场时准备唱的那首熟悉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就等待着一组组轮过去,轮到我为止……。可是意外总是连连,没想到的事还是避免不了,由于开学报道前的第一天妈妈有心或无心地一句话,我被一个老师糊里糊涂地叫出了教室,被带到了另一个会议室,然后便是一个老师宣布道“很高兴小教111班的两位同学加入乐队里,大家认识一下”。接下来又是那么一大堆看似客套的话……然后又是糊里糊涂地被带到了另一个年老的老师那,后来得知到他是一名学校从面请来的的竹笛老师,需培养一些竹笛手去参加学校的节目。只有长笛基础的我,根本不懂竹笛的指法,还好学姐学哥安慰我说“我们也不会”。于是又是在那傻傻地待到了第二节晚自习,差不多还剩7、8分钟的样子回了教室。于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可想而知了,大家的自我介绍已经结束了,而唯独我没有自我介绍,挺懊悔的……
  
  
  每个夜晚,我们都会上机训课,每周四,还会有练琴课。我最爱每周四的练琴课,我们排着队去琴房学习,一人一间琴房,一架崭新夸大豪华的钢琴摆在我们面前,真的不知用何言语来形容是好,第一堂的练琴课我们一个人一间房的在那玩琴,新奇地谈着那些自己熟悉的谱子。琴房内的传来的声音各式各样,有的是噪音,有的是乐音,还有幸听到了不知哪位学姐弹的《绿袖子》,真的好优美……我们把琴房的门都敞开,趁没有琴房管理员来时就大量着对方的计量。我还深深记得第一堂练琴课,我弹了首双手弹奏版的小星星,为此李玲玉还问我如何弹,我们还在一起背《我要的飞翔》的谱子时的交头接耳……
  
  
  
  
  
     ——后记
  在这里,会认识到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得拼命挤。不管是吃饭、洗澡、洗衣、永远都需要快,不然就会跟不上,就会觉得不适应。
  在这里,不顾后果地参与了好多活动。不管是独奏,还是主持,或是勤工俭学的全都上阵试着挑战自己。
  在这里,一个班人才济济的教室里,有学二胡11年的赵烨同学,有8级钢琴水平的莫燕仪同学,有中考分数很高的李玲玉同学。
  在这里,好像被束缚在一个鸟笼子里,封闭式的环境,踏不出校园的一步的压抑。
  在这里,是一个转折,是一个方向,在今后是一个命运的考验。
  
  
  ——共计时2个半小时的日志,短暂三天的时光里的点滴,那些人,那些事。
  
  
  
  曾经的校园,曾经的你们,依然不曾从我记忆褪去。
  如今的校园,如今的你们,依然活在我的大脑皮层。
  
  ——不管是你们还是你们,永远都在,永远都活在一棵记忆树里。
  曾经的九年级(2)班,就像数学学的第一课,我们每一个成员都是其中一个元素,构成了一个集合。
  如今的向日葵小教111班,就像胡老师说的那样,像向日葵那样永远面向太阳,灿烂微笑着,光芒万丈。
  
  总之,不管时间怎样抹去记忆的棱角,但是这辈子,天荒地老还好有你们陪着我。
  
  
  
  

10.3日的九二班的烧烤会可曾记得?

  
  
  

  

如今,向日葵班级,我想说我们担得起

  

  

小教班学钢琴没基础的孩子敢不敢说“钢琴,我hold住”

 

  
  • 高中1年级 - 散文
  • 字数:3973 投稿日期:2011-9-17 21:19:00

  • 推荐3星:[樱翼陌恬]2011-9-17 22:07:53


    精品推荐人:风随年华,快乐指数,ALEX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