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1年级 - 读后感 阅读指导

品《唐山大地震》(转载)

凌霜的澜

离开了地震,面对它,我们应该说些什么。而除了让观众留下对地震回忆和缅怀逝者的眼泪,是不是更应该更多的思考和回想。冯导肯定也明白,逗你笑之后思考容易,而让你哭之后思考,却是难上加难。
   凡事诸事顺遂,这是我们都应该明白的道理。中国人从08年开始,或者说从更远久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经受了各种各样的灾难,无论外敌入侵,还是自家内讧,无论地震雪崩,还是干旱洪水。有人总说:多难兴邦。有人也说,这是轮回。不管怎么说,中国讲究的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就是讲求的一个“中和”和“以不变应万变”。
  毕竟,我们都是见过、甚至是经历过地震的中国人。相信很多的人都已经知道,这部冯导的《唐山大地震》电影是改编自《余震》,然后就上了一个讨巧的名字,其实讲的是地震之后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了《2012》,他们两者其实没有可比性,一个宣传的是灾难背景下的情感,一个就是典型的灾难剧。但是,两部电影的片名倒是异曲同工。《唐山大地震》这个名字一公布,马上就会有无数的人被吸引,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抱着灾难片的感觉去的。
  我相信,拍摄这样一部有关地震题材的电影,是有风险的,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对地震这个话题太敏感了,虽然像我这样的年龄没有经受过唐山大地震,但是我听父辈人说起,还有很多的内幕和各种民间传言。所以,面对这样沉重的话题,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心怀谦卑和感恩,去看待这种电影,而电影也基本上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但是,离开了地震,离开了我们心中的那些感通,还能说些什么呢?
  这部电影绝对不是灾难片,如果你抱着去看灾难片的心情去,那么肯定会失望。地震的场面和时间也很短,只是加了一个2332的噱头,而从这32年上,也是把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放在了一起,浓缩出了一部在地震背景之下的悲情剧。也就是说,即使你远离了地震这样的背景,这个故事是依然有据可依的,这就是小聪明的地方。
  我曾经问过一位在唐山的朋友,问他看了这部电影没有,他说看了。我说什么感觉,他说没什么感觉,我又问那你家人呢?他说也都一般。就觉得假了一些,不够真实。我说哪里假?他说,感觉。这是一部特殊的电影,他的故事发生在了绝大多数人都不想再提及的唐山大地震上。这就有犹如一种,一个普通的东西,加上了特殊的敏感的背景,那么本身也就是不再普通了。而我那位在唐山的朋友说,听他的父母说当时其实不是这样的情况,电影里好多的地方其实都是现代的影子,所以在感觉上就是在看电影,不是在看自己的曾经。
  电影2个多小时,如果抛开地震的背景,就是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电影中间的部分明显拖沓,跨度的时间本身就长,又加上好几条线索,主题也比较的分散,然后再电影的后半段,直接用几个现代的标志来转换时间,明显卡在了那里跳脱不开。也就是说,这本身可以拍好几个长篇的故事,硬是加塞在了几十分钟里,人物的反应和那些情节之间的关系,显得牵强和生硬。
  广告注入不怕,但是你要植入的自然和得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能吃饭就和剑南春吗?还是在大灾难下买保险就买某某品牌。我觉得都不得体,生搬硬套。
  光是通过制作催泪弹来彰显人性,还是要在情节里讲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往往就在一线之间。所以,如果是催泪电影,合格了。如果是伟大的电影,还远远不够。
  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感人的事情,不是歇斯底里,更不是之后单纯的援建,而是在内心当中油然而生的悲怆,感受到生在危急关头的渺小和在大爱之中的磅礴,而更多的故事,是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寻找、去用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感觉,或许再怎么拍电影也无法呈现,或许更多的时候,我们的那种期待总也不能够实现。
  离开了地震,面对它,我们应该说些什么。而除了让观众留下对地震回忆和缅怀逝者的眼泪,是不是更应该更多的思考和回想。冯导肯定也明白,逗你笑之后思考容易,而让你哭之后思考,却是难上加难。
  感动是感动,流泪是流泪了,这之后,看看还剩下什么吧。你说呢?
  • 初中1年级 - 读后感
  • 字数:1477 投稿日期:2010-9-20 9:19:00

  • 推荐3星:[1350295356]2010-9-22 17: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