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我一定要举手发言。”上课前几分钟我暗暗下着决心。
“嗨,举就举呗,只不过回答老师的几个小问题罢了,有什么可怕的!”临上课还有一分钟,我故作轻松地想。
上课铃响了,老师迈着矫健的步子跨进了教室。我的心不禁一沉。几分钟后,老师问道:“谁能用这个单词造一个句子?”
教室里非常静,我的心突突地跳着。我偷偷环视了一下四周,有的同学低头默坐,有的同学在摆弄着自己的笔,似乎老师的提问与他们毫无关系。我真希望教室里能有人举手,哪怕只有一只手举起,我也就敢举手了。可是没有。
这时,我下意识地动了动胳膊,准备举手,可心里又“怦怦”地跳。我不知所措,不敢抬头看老师,老师的眼里肯定满是失望。
“要是有人第一个举手,我就敢第二个举手。”
然而,还是没有。
突然间,一只手竖在我的眼前,有人举手了,可我还是不敢举手。“唉,怎么会形成这种心理呢?怕什么?不就是举手回答几个小问题吗!”
我慢慢地举起了颤抖的右手,目光扫视了一下周围,发现还是只有一个同学举手。我把手放了下来,再扫视了一下旁边,没人注意我,我又举起了右手,举得很低很低。这时,老师的目光向我们这边投过来,我身不由己迅速将手放下,低下了头,抬也不敢抬,生怕老师看见我。
老师没有叫我,而是叫了另一个同学,我狠狠捏着自己的胳膊:“为什么我不举手?”
(作者系江苏省宝应县汜光湖中学初二学生)
[名家评点]
要表现不要陈述
谢志礼 教授
《举手》这篇文章的情节十分简单:“我”下定决心准备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但“我”最终还是举起又放下,而且“低下了头,抬也不敢抬,生怕老师看见我”。
文章较为细腻地写出了课堂上初中生举手答问的心理变化。不仅具体、形象,而且一波三折,真实地反映了初中生的特定心理:希望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犹豫、忐忑。
严格地说,华晓玲同学的文章,不过是一个心理描写片段,其取材则是每一个初中生都可能有过的心理体验,有一定的普遍性。那么,华晓玲同学为什么能敏锐地抓住这种心理变化而予以传神地再现呢?
其原因,恐怕首先在于华晓玲同学已有较强的认识能力。套用中学老师的话说,就是能在平凡中看出不平凡。
其次,华晓玲同学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我认为绝不仅仅是因其叙写得具体、形象,感受细腻,更重要的则在于她自觉不自觉地把握了记叙文写作的关键:善于表现。
记得一位名家说过:文学创作要表现,不要陈述。事实上,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尤其是写人类记叙文。对人物的种种刻画,固然离不开特定的事件,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万万不可流于简单的平面的叙述,而要巧妙地再现事实,让人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动、语言、心理活动等显示出个性化的特点。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要让倾向或观点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而不要特别地指点出来。”在《举手》这篇文章中,“我”最后的表现,非常传神地再现出初中生在特定场合下的特定心理。当然,文章最后可以写“我”终于鼓足勇气举起了手,但相较而言,现在这样写似乎更有表现力、冲击力。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要学会表现、善于表现,起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文章的表现目的是什么;2.深刻理解人物行动、语言、表情等方面的内在含义;3.如何表现,即如何进行具体又得当的叙述、描写。
目前中学作文教学中,观察、感受能力的训练还失之于简单化,叙述、描写方法的教学则失之于粗疏化,表达方面更是模式化成风。许多人对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批评,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强调一点:方法、技巧的教学,必须首先着眼于让学生学会表现,而不是流于简单的陈述,这恐怕才是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