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口虎头岩村下寨初考

asefoiw asefoiw
清代陨西县衙在今河夹镇,位于金钱河出口,有汉江、金钱河水运便利。当时的陨西县令叫孔继檊。正是在他的任期内,下寨建成。
  湖北口虎头岩村下寨位于二天门和虎头岩(ai)之间,左有仙河,右有黄家河,两河相交,形成U字形,三面临河谷,山如刀削,相对高度约200米,左临二天门河谷,右临杨家峡河谷;西面陆路,是一道高山,比较陡峭,不易通过,陆路接近杨家峡段,仅有几米山坡较缓处,可以通过。整个陆路因山脊修建有城墙,城墙高约一丈到两丈之间,顶宽约五尺左右,长度超过一里,巍巍壮观。下寨(含北山寨)可驻扎两三千人马,泉水可以实现自给。
  那么,是什么人又为什么在这么一个荒凉偏僻的地方修筑城墙,建立山寨呢?一直以来,当地对此传说有两个。一是修建于北宋。北宋为了西南防御,派杨家将镇守边关,时为八姐杨排风所建,关于杨家将与西南防御的关系,在《杨家将》里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另外下寨右边的峡谷叫杨家峡。一是修建于清朝,白莲教起义时,为白莲教所修建。依据是白莲教首领王聪儿即死于陨西县闯王碥花坡。
  笔者对此十分好奇,初步查阅相关资料。
  1 杨家将是今山西人,被北宋招安,由于杨家将熟悉北方,一直在北方镇守边疆,没有杨家将镇守西南的官方记载,所以下寨为八姐杨排风所建不可取信。
  2 是否为白莲教所修建呢?
  历史上,白莲教起源于宋朝,在元明清三代分别发动过多次起义,其中元朝末年的白莲教起义(白莲教派生明教)最终造就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但是朱元璋看到白莲教的可怕力量,取消了白莲教组织。到了清朝,以“川楚白莲教起义”规模最为庞大,清政府先后调用数十万军队耗时九年镇压起义,仅此一项,清政府耗用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在多次白莲教起义中,只有“川楚白莲教起义”的襄军多次经过陨西县。襄军以襄阳为中心起义,包含今天的襄阳、保康、南漳、随州、钟祥、唐河一带,起义首领主要是姚之富、王聪儿等。起义初期,白莲教取得不少战功,多次击败清军,后清军增加兵力,围剿起义军,襄军向北发展,并分三路西进,在陕西镇安成功会合,之后进入四川;后襄阳起义军沿长江北岸出川,在襄阳作战不利,襄阳白巾军突然回师房县、竹山。八月,在郧西大败明亮部清军,杀护军统领惠伦及丰伸布,尔后北进陕西。嘉庆三年(1796年)三月,姚之富部在陕西山阳之石河铺、宽坪等处连遭挫折,至三岔河(今陕西镇安东南与郧西交界处)被明亮、德楞泰清军及郧西县令孔继檊率領的乡勇包围在郧西县三岔河一带,姚之富、王聪儿兵败,在花坡闯王碥跳崖自杀。
  从上述历史看:一、襄阳起义军先后三次经过陨西。二、起义军在陨西没有固定根据地。由此可以推断:白莲教没有在建立下寨的动机和时间,因此不是白莲教建立。在当时条件下,修建如此规模的长城需要数百壮年劳动力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3 是清朝陨西地方政府建立的下寨。
  嘉庆帝为了镇压起义,综合采用多种措施:大批惩治贪官,以和绅、襄阳道胡齐仑为代表;国家出资安置流民;对起义军采用寨堡团练、“坚壁清野”策略。这些措施,最终导致了起义失败。当然,起义军失败也有自身的原因。
  在嘉庆帝的综合措施中,以寨堡团练、“坚壁清野”策略对付起义军最为有效。所谓“坚壁清野”,即并小村入大村,移平处就险处,深沟高垒,积谷缮兵,移百姓所有积聚,“实于其中。贼未至则力农、贸易,各安其生。贼至则闭栅登陴,相与为守。嘉庆四年六月,他根据湖北孝感随州寨堡团练、坚壁清野的经验,肯定这是镇压农民起义的“良策”,命经略勒保等,于川、陕、河南等省各处,仿照办理。同年七月,额勒登保继任经略后,首先于川东、川北各地“扼险筑寨,大者数千人,亦数百家,团练守御。”凡起义军“所至俱有堡寨,星罗棋布”。额勒登保又令陕、楚“晓谕修筑”。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清朝陨西地方政府也在各个险要关口要道建立寨堡,并训练团练兵勇。湖北口可能是当年襄阳起义军三路军之一经过此地到达陕西镇安会合的道路之一,因此在这条路上建立寨堡,并训练团练兵勇成清朝陨西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清代陨西县衙在今河夹镇,位于金钱河出口,有汉江、金钱河水运便利。当时的陨西县令叫孔继檊。正是在他的任期内,下寨建成。
  4 杨家峡的命名。
  当时,建成下寨,必须要招募乡勇。白杨林杨家是最早迁居于此的家族(清朝乾隆初期),人口较多,势力较大,被迁居下寨镇守。右边的峡谷,很可能以前没有名字,由于临近下寨杨家,习惯性命名“杨家峡”。
  (借地发表)
  欢迎查阅地方志、附近各家家谱等历史资料批评指正,联系邮箱:yangyoubin888@163.com
小学4年级 记叙文
字数:1781 投稿日期:2011-6-28 10:25:00

推荐3星:[烦恼找我]2011-6-30 11: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