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3年级 - 议论文 阅读指导

从自身做起,建神州伟业,做中华栋梁

紫露凝香1

这铁一般的事实都已无可辩驳地告诉了人们,唯有胸怀大志方可成就一番光照千古的业绩,谱写振策宇内的壮丽诗篇。
        从自身做起,建神州伟业,做中华栋梁
  ——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相信很多人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作为我——一个尚未成年的中学生,在这里,我粗浅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吾言寸草含赤子心,能报亲三春暖阳晖
  首先一位优秀的学生必须学会孝敬父母。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而作为一个优秀学生,也就是好学生,所谓的“好”理应从“孝”做起,从对自己的父母孝顺做起。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又怎么能说这个人是一个好人呢?同样,一个学生天天在校接受教育,竟连最起码的孝敬父母都不懂又何谈“优秀”二字呢?那他又怎会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呢?又怎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呢?举一例古人尽孝之事,与诸位共勉。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 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 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 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古人尚能如此,何况是新世纪的我们?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新时期的优秀学生,作为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的学子,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深知春播桃李恩,志报竭虑浩荡情
  学会理解老师、感恩老师,报答老师,是我们学生的应尽的本分。
  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要感恩老师?再说这个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扒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时,看到一名男老师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的搂着2个学生,2个学生活了下来,而老师却失去了生命,而且他自己的孩子也已遇难。这是何等的浩荡恩情?
  再者,老师教会了我们适应社会的基本道德理念,这算不算恩情?其次,学习本身就是自己的事。你学不学的根本上意味着你以后的工作顺不顺利苦不苦。与老师何干?可他们还是那么尽心尽力的教育你,这算不算恩情?如若是有文化的人,哪怕是有一点道德理念的人都应该知道什么是知恩图报的,而且,古语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老师对我们人生的帮助极大,可以说没有老师,现在的学生犹如森林古猿一般,只懂如何生活,打猎。那你说,学生应不应该感恩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生更应该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感恩老师呢?尚且年幼的我们,感恩老师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作为学生只有立志成才,并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来,以优异的成绩来感激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呵护,这才是最有意义的。这才是一位优秀的学生所以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向濂溪称净直,弃残叶堕寒塘
  一名好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因为我们身在校园,平时与外界接触较少,所以在这一部分洁身自好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学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祖国的建设将来仍旧要靠我们。我们如果也为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添油加醋,那么,我们还配做将来祖国的接班人、建设者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的祖国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其后果自会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现在理应大力提倡“洁身自好”。钱学森 ,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早年在美留学, 并留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待遇优厚, 新中国成立后, 抛弃金钱地位,不顾美国政府阻挠,在中国政府帮助下回国,在简陋的生活条件下, 成为两弹一星元勋。再有,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这两位,都是我们中国乃至世界上妇孺皆知的人物。“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冷风中”他们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他们是我们当今时代的任何一个优秀学生所应学习的榜样。洁身自好,是我们当代青年所应秉承的做人理念。它理应成为评价一个学生好与坏的标准之一。
           学能无止境,志当存高远
  学习是学生的头等大事,所以,一个好的学生必须乐于学习,必须会学习,而且,深切明白“学无止境,何以言满”的深刻含义。并且拥有远大的志向,有“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的气概。
  某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
  “什么叫够了?”师父问。
  “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
  “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徒弟照办。
  “满了吗?”师父问。“满了。”徒弟十分自信。
  师父抓起一把沙子,撒入碗中。沙子一点也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师父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
  师父又抓起一把石灰,轻轻撒下。石灰还是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父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
  师父又倒了一杯水下去,一滴水也没有溢出。
  “满了吗?”师父笑着问。
  徒弟无言以对。
  这是一个非常富有哲理的故事。其实人生当中,学,是无止境的,任你怎么学都永远不会“满”。每一门学问都博大精深,要是真的这样就能学完所有那么人生岂不索然无味了?但是总有人认为自己满了,把什么都学完了,这是无知的表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掌握本领是无止境的,决不能轻易言满。
  为什么不能轻易言满呢?
  我们认识的周围事物是十分有限的,我们所接触到的知识自然更是极其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掌握浩如烟海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永远没有最终的彼岸。可是我们有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认识这点,认为自己挺不错的了。“我在这人群中是第一,已经是最好的了”。于是,应了古训“满招损”,不再继续努力,结果没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或结果。这个,应该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最忌讳的一点。
  退一步说,那些在某一领域上称得起伟人的人,在那个领域是不是可以说“学到头了”呢?当然不是。在亚里士多德被尊为科学上的权威的年代,他的知识曾被认为到了极至,然而,后人的发现时他的许多观点一个个被打破……
  无数事例证明:学习永无止境,知识永远不嫌多。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生,理应做到“学无止境”。
  回眸亘古及今的人类历史,成大事者无不志存高远。从一统山河的嬴政到开拓民主的孙中山。没有高远的志向,怎能有民族一统的伟业,一朝天子的豪迈;没有高远的志向,怎能有辛亥历史的一页,瓦解封建的篇章。 博览烟波浩渺的人类画卷,创伟业者无不志存高远。从移山开路的愚公到建立中国的毛泽东。没有高远的志向,怎能有山神移山的感动,催人奋进的力量;没有高远的志向,怎能有星火燎原的壮举,中国开篇的震撼! 停泊荡漾历史长河中的记忆航船,放眼于华夏文明绚丽多彩的影片,历史明镜早已照射出无数志存高远者一匡世宇的光辉典范:有李白铁杵磨针终成诗仙的豪放;有屈原放逐荒野亦出《离骚》的潇洒;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吞强吴的感叹;有战国苏秦苦游书海身挂六印统千军的慨赞!这铁一般的事实都已无可辩驳地告诉了人们,唯有胸怀大志方可成就一番光照千古的业绩,谱写振策宇内的壮丽诗篇。
  纵观古今,历览群雄,唯有志存高远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但历史上天资聪颖无大志,最终垂老于碌碌无为者也是不乏其例的。众所周知的方仲永,其先天智商是无与伦比的,其才华横溢也着实让人望尘莫及的,但由于没有远大理想,安于现状,以致时光空逝,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的悲惨境地。倘若方仲永志存高远,求知似渴,定能留下一番辉煌的成就。鉴往事之兴衰,我们不难得出成大事者当志存高远,毁其身者必目光短浅。 走出历史长河的书卷,极目改革开放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高速发展,在这知识大爆炸的信息社会,时代向众人发起了严峻挑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生存竞争,我们每个青年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都应志存高远,勇于开拓未来,在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一搏云天! 回首往昔,我们青年当以史为鉴;放眼未来,我们青年当志存高远。唯有志存高远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才能担负起建设新世纪的历史重担。唯有志存高远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建设家园。唯有志存高远,刻苦学习才能无愧于祖国母亲给我们的繁荣昌盛的和平今天!才能更好地拥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严寒砺剑,苦仍称雄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还要学会直面挫折,不畏不惧,并且有战胜挫折的决心和信心。
  雄鹰展翅,必定要经过几次飞行前翅膀断裂的撕心裂肺,倘若他们因为这点小小的切肤之痛就选择了退缩,选责了放弃,那又怎么会有翱翔于广袤无垠的蓝天的风采呢?腊梅怒放,必定要征服寒冷的冬天的凛冽寒风,倘若因为这点小小的严寒,就选择了凋谢,选择了怯懦,那怎么会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傲景,“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香扑鼻来”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毁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毁灭。但贝多芬依然不怕困难,努力创造那个毁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试问,当初贝多芬如果就此终止了音乐之路,那么怎会有那么多美妙的音乐露面人间?那在乐坛又怎会有“乐坛雄狮”的现身?显赫一时的项羽,曾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其才能可谓卓越,但垓下兵败后,便“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拔剑自刎,以致大志未酬身先死,于是有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遗撼。倘若项羽忍一时败辱,愈挫愈坚,定将成就一番雄伟霸业。
  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有敢打敢拼的勇气,还要有愈挫愈勇的韧劲!没有波涛的海洋,绝不是真正的海洋;没有挫折的生活,也绝不是真正的生活。但是山高高不过脚底,海宽宽不过航灯。面对布满荆棘的人生,面对挫折与失败。我们应该毫不畏惧,知难而上。因为只有在挫折中成就的辉煌才是最美丽的最牢固的,最令人羡慕的。作为一名优秀生,理应如此!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祖国栋梁,社会人才。因为,请不要忘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好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希望那些自恃好学生的学生,能够真正的做一名好学生,一名报效国家的好学生,一名合格的优秀学生!
  
  
  • 初中3年级 - 议论文
  • 字数:4293 投稿日期:2011-4-23 16:00:00

  • 推荐3星:[忧伤冰晶]2011-4-23 16: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