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临冬,心情同大自然一样很是萧索。雪豹,一种敏捷、行动迅速的动物,总是神出鬼没,雪山上的精灵,当它确定捕食目标后,不惜一切代价,捕杀猎物。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动荡不安而又饱受苦难,苦到现在的我们难以想象。一群和我们一样朝气蓬勃的学生为了救国踏上了漫长的未知路,他们之所以放弃前程,是因为国难当头,没有个人前程可言;他们宁愿付出生命,是因为一心救国;他们放弃爱情,是坚持自己的信仰,因为国亡则沦为奴隶,奴隶又怎能有尊严去谈爱呢。那一群和我们年纪相同的年轻人,担负起了一个时代的重担——抗日救国。
《雪豹》让我流泪最多的是友情戏,剧中许多人物虽非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在一次偷袭莱阳县城日寇军火库的战斗中,撤离后发现少了特战队员杨大力,队长周卫国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只身重返莱阳县城的寇窝,最后在另一特战队员徐虎的协助下脱险。周卫国与徐虎冒死重返寇窝救队友,除了他们心中燃烧着浓浓的手足情外,我找不到别的可以令他们有此等勇气的理由。在另一次的袭击战中,由于特派员兼政治处张主任的指挥失误导致8名战士牺牲。张主任为全歼日寇而得意,周卫国却敢为无谓牺牲8个战士而对身份特殊的特派员兼政治处主任大发雷霆。还是张主任的指挥与对敌情判断的失误,在一次偷袭鬼子根据地时牺牲了109个战士,周卫国知道后失声痛哭。
如果说《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的主角都是从苦大仇深的白丁,逐渐成长为八路军、新四军一名优秀战士的话,那么《雪豹》走的则是完全相反路线。周卫国(周文),由一个富家子弟、高校学生,在中央军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被德国顾问点名保送至柏林军事学院留学,回国后即任国军营长,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到落草为寇,再到八路军优秀指挥员的曲折经历,演绎了一场曲折离奇、大情大义史诗般的人生。
纵观全集,许多的情节都让人感动。兄弟之情:徐虎背负着身负重伤的周卫国,在南京保卫战后逃亡;手足之情:为了救陈怡,周卫国的大哥,朱子明与清风寨的兄弟们,在撤退时,中弹身亡。对革命的忠诚:李政委在反围剿中,为了摧毁沙盘,置生死度外,面对竹下俊的突击队,扔坚持抵抗,将手榴弹扔进屋内,摧毁沙盘。
但最让人为之动情的,仍在周卫国与竹下俊之间展开,在故事的尾端,终于周卫国与竹下俊正式在战场上相遇,可是,在这次的决斗中,必定有一个人身亡,几年前,他们在德国,友情日益渐深,竹下教周卫国剑术,日语,抗战爆发后,两人相继接到回国的命令,这时,周卫国与竹下划地绝交。如果,如果,中日没有交战,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是好朋友。
今日,竹下认为自己愧对周卫国,自己国家的侵入。使得他的好朋友,周卫国失去了一条胳膊,在这个时候竹下认为自己愧对卫国,在决斗前夕,亲手砍掉了自己的一条手臂,他们都留下了眼泪,这场战争使他们失去了太多太多,坚贞的友情,甚至一切。
两人的决斗已经结束,面对失去胳膊的疼痛使得竹下没有力气再站起来,正是这样,竹下一直当卫国是朋友,两个坚强的男人留下了眼泪。
《雪豹》的热潮席卷全球,浅谈竹下。他扮演的是侵略者的角色,但给大家带来的是不一样的含义。
最后一场决斗,他对周卫国说,让我们做一个了断吧。可是,说到底,他又亏欠了周卫国什么?日语是他教周卫国的,才有了之后特战队的屡屡乔装奇袭;剑道亦是他教的,才有了之后周卫国几乎万夫不当的身手。几乎可以说,周卫国有一半是他成就的,而一切的一切之后,那个他一直欣赏一直想与之结交的男人只是一句话便从此划地绝交,恩断义绝。
但是,无论是周卫国或是竹下俊都明白一个道理。个人的感情是不能和国家相提并论的。否则,周卫国就不会划地绝交,而竹下俊也不会明知最终结局但仍然携带着武器进入中华大地,扮演了一个可耻的侵略者的角色。在我的眼里,侵略者就是侵略者,没有任何的色彩能将这个词汇美化。别跟我说竹下俊不知道什么是侵略。
在德国,他说作为一个军人很无奈,临行前也对陈怡说了类似的话。所以,周卫国对他的师妹小林惠子说,知道他们师傅的事。回想故事刚开始,上海武馆内同样不想跟军部混迹在一块的北辰一刀流弟子,可以推测,竹下一人背负地远比我们看到的要重许多倍。
我希望竹下可以在日本战败后回到日本,只过属于他武士身份的生活,可到最后,依然死了。我亦无奈,像他一直怀着亏欠周卫国的心情,如何能够逃避,所幸,你一直想结交的朋友最后亲手将你火化,倘若真有来生,和平年代的结交该不用再背负这么多了吧。
他是我在剧中最佩服的将领,论胆谋,论能力,我认为他以超过卫国,如果当初在德国他没有教周卫国剑术,也就没有,袭击涞阳军火库,没有竹下教卫国剑术,也就没有半山亭的切磋。正是两个国家的精英人物,两人为好朋友。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们也许是好朋友,是同生共死的兄弟。
初中3年级 - 读后感字数:1908 投稿日期:2011-2-8 16:33:00
推荐3星:[紫音凌漠]2011-2-8 16: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