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经典名著中,有一些众所周知的人物与故事。我国也有大量的古代寓言故事。把这些内容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并赋予新意。这种方法又可叫做“旧瓶装新酒法”。近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这样做的很多,如2000年的《三个和尚新传》,2001年的《阿Q新传》,2003年的《魏延的控诉》等等。有一个流传久远的调侃故事:丈夫被问到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救谁?有一篇题为《选择》的文章化用了这个故事,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为文章添加了一个让人回味不已的结尾,真正做到了“化腐朽为神奇”。请看下文:
选择
5位丈夫被问到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救谁?
这问题很老套,的的确确不好回答,于是——
理智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儿子,因为他的年龄最小,今后的人生道路最长,最值得救。”
现实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妻子,因为母亲已经经历过人生,至于儿子——有妻子在,我们还会有新的孩子,还会有一个完整的家。”
聪明的丈夫说:“我会救离我最近的,因为离我最近的最容易被救起来。”
滑头的丈夫说:“我救儿子的母亲——至于是指自己的母亲还是儿子的母亲,你去猜好了。”
最后,老实的丈夫确实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择,于是回家把这个问题转述给儿子、妻子和母亲,问他们应该怎么办?
儿子对这个问题根本不屑一顾:“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河,怎么会全家落水呢?不可能!”——他的年龄只会使他乐观地看待目前和将来的一切。
妻子则对丈夫的态度大为不满:“亏你问得出口,你当然得把我们母子都救起来。我才不管什么只救一个的鬼话呢?”——女人总是认为丈夫必然有能力,也必须有能力担负起他的责任。最后老实的丈夫又去问自己的母亲。
母亲没等他把话说完,已经大吃了一惊,紧紧抓住儿子的手,惊慌地说:“我们都掉进水里了,孩子你不是也掉进水里吗?我要救你!”老实的丈夫顿时泣不成声。
不难发现,上面列举的一些例文,不仅不会被阅卷者认为是剽窃的而加以指斥,反而会由衷地佩服习作者的聪明与机智。但运用这些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素材必须与所给话题相吻合。为用素材而用素材,只能打“擦边球”甚至相去甚远,阅卷者只能判为不及格。
其次,文章中要融入作者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化用素材不是黔驴技穷时的无奈选择,而是有意为之的奇想妙得。
再次,文中的借鉴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借鉴的目的不是偷懒,而是让老树发新芽,借旧瓶装新酒,让阅卷者在意外的惊喜和由此及彼的联想中,回味久久,这样他才会“手下留情”,分数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