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即“把……叫做”。话题题意浅显,但外延很大:小而言之,可以写自己的称呼,大名、小名、绰号、网名四者,可以写对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的称呼等等;大而言之,可以写配合双创工作,写某个特殊荣誉的由来,如青年文明号,或写感动中过中的某个群体称呼,如农民兄弟。写作时应该对话题进行限制,以确定写作范围!
写作范围确定后,再确定立意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
写记叙文,可以称呼为线索,讲叙亲身经历的一个与称呼有精彩的故事,注意先构想好情节,一定运用多种叙述方法,力争波澜起伏。
也可以称呼为线索,写自己的称呼的演变史,表达不同的称呼具体不同的情感色彩:大名是父母理想中的“你”,小名更多是情感的寄托,绰号则是朋友眼里的“你”。自己伴随称呼一天天董事,长大,成熟。自己为了一个更美好的称呼,而无休无眠的学习!
写议论文,可以就现实生活中虚假称呼泛滥现象,分析其原因,揭示其危害,指出其根除措施,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靓妹“称呼”当休矣。
可以针对党的高级领到干部的自称、美称说开去,说明好称呼带来的干群和谐,利己利民利国。
可以运用谈要获得一个好的称呼的三境界:立德立功立言。
拟题参考:
闲话“称呼”2。靓妹“称呼”当休矣3。称校长为老板之危害4。好称呼带来滚滚财源5。称呼的自白6。名正言顺7。从书记大哥说开去8。请不要称呼我“美女”9。异样的称呼不一样的精彩10。名不副实为哪般?11。称老师为“某某哥”的利弊12。称呼副职副字不能省13。农民工称谓当休矣14。称之须有理,呼之须有道
【经典素材】
理论论据: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
行不更名,坐不改性。——中国俗语
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事例论据:
、我看张春贤与“书记大哥”称呼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亲切接见“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其中有一段戏剧性插曲:阿里木说:“我有一个小小要求,想和你变成兄弟。”在职硕士考试
张春贤立刻回应,我在作批示的时候就已经说了我顶阿里木兄弟一票。
阿里木激动地说:“那我就喊你哥哥了。”
对,我就是你的书记大哥。”张春贤望着阿里木。(2009年1月21日天山网)
、在称呼副职时特意省去“副”字是阿谀奉承
在工作和社交场合,人们一般以姓氏加职务相称。一来表示尊重,二来表明身份与职责。
奇怪的是,不少人在称呼副职时,特意省去那个“副”字。某次会议上,台上坐的是几位副书记、副县长,而主持人报出来的却是书记、县长,让不知情的人搞不清到底谁是正职,谁是副职。有的地方甚至在党政机关的正式文件和公函中,也把“副”字讳而避之。
阿谀奉承之风不可长!去掉一个“副”字,看似无关大碍,反映的却是不良的干部作风。言者随意讨好,让领导很受用;听者飘飘然,不加制止,不想叫停。因此,有必要遏制溜须拍马的减“副”风,净化庸俗的社会风气。(2009年07月26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