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康德(1)(失败作品)

Gina M. 2013-11-8 20:53:37 [大杂烩]

    我喜欢哲学,尤其是崇拜德国哲学家康德。我14岁,我可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哦。哈!我到了康德的家乡——柯尼斯堡了。那么,我会慢慢了解康德的个人生活。并且,我要郑重注明我要在柯尼斯堡留学的啊!

    我慢慢地走啊,不知不觉看到了一个宏伟的大建筑——那便是柯尼斯堡大学啊!我有过很多愿望,其中一个愿望就是去参观柯尼斯堡大学哦。我进去了,哇,好多德国学者们啊,个个都是戴眼镜、有哲学思想的学者。我穿插在他们人堆中,这些学者们也很欢迎我,问我这问我那儿的。他们认真的态度、庄重的穿着以及友好的表情,真令人惊叹。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还有一个认真地用ipad的‘神人’——伊曼努尔·康德。哇,康德穿的很贵族,带着个眼镜,一看就是智商极高的人。我手痒痒了,真想迫不及待地想跟他做个朋友。

   我看看表,哇哦已经11:40了,这应该是柯尼斯堡大学的学生们吃饭的点儿了。

   哇,餐厅里的人们也不少啊,餐厅设施很古典、又略带贵族气味。我抬头一看,哇哦,(餐厅)天花板上还挂着一个牌子,上面用德语写着“请说德语”,因为柯尼斯堡大学的学生,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我赶紧排上队,等着打饭,省的待会儿人又多了,排不上队了。我从队里探出头来——啊!康德已经坐下吃饭了。幸亏我前面的人不多,近了,近了,终于轮到我打饭了。打完饭了,我端着饭盘找座位,哇,康德对面的那个座位竟然是空的——那我要去坐下咯!不过,我还是用德语问了问康德:“请问啊,你对面的这个座位有没有人?”康德很自然地说:“没有人啊,你坐下吧。要不然一会饭菜要凉了。”我答应了。我和他边吃饭,边聊天。我问:“哎,你是……康德吗?”他说:“是啊。我是伊曼努尔·康德,是这里的学生,今年16岁。你呢,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我说:“我叫卡尔·多伊奇(Karl Deutsch),俄语名字叫吉娜·莫斯科(Gina Moscow)。今年14岁,是一名大二学生。”

   康德惊呆了:“是吗?我比你大9岁,我是一名老师。你,竟然上大二了啊。佩服佩服,你比我厉害。”我说:“我能跟你做个朋友吗?”他说:“当然可以了。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我们就这样边吃边聊。吃完了,我们到康德的办公室去聊。他的办公室正好跟我们的教室连在一块。我说:“那个,康德老师啊,听说你的智商非常高,还超过了300。这是真的吗?”康德:“我智商是很高,但不至于超过300。300——这个数只是我的崇拜者们的一个夸张的推测而已。实际吧,我的智商,只有210。吉娜啊,我不知道210——这个数对于你来说,你有什么看法?”我:“康德啊,210这个数对于我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啊。我虽然也是个哲学家,但我的智商,说实话,也就175左右吧。我们班的同学的智商,也没有一个高于你的。”我说:“嗯,那个。康德,我想知道你都有哪些著作。我特别想看哲学书。”康德说:“好的,我这就给你拿。至于我的主要著作吗,我就给你这本《纯粹理性批判》吧,在我们学校很受欢迎。”我接过书,很是兴奋。

   康德说:“还有,我这里还有一本哲学书。不过不是我写的,是边沁的《政府片论》也是他的主要著作,我也很爱看。不过,我早就看完了。我就送给你看吧。这两本书,就是你的了,我的图书馆里可是藏书上万本的啊。是我和其他老师的著作。有时间的话,尤其是大课间,你可以去图书馆,或者干点其他的。”我说:“好啊,谢谢康德老师。”康德说:“不用客气,你先把你的这两本书放在教室走将你的locker(柜子)里吧。你有空就看吧,别让你的同学们发现了啊。”我说:“好的。”放好了以后,康德说:“好了,吉娜·莫斯科。你现在快去教室外面玩吧,我要开始忙了。你们同学明天还有开学考试呢。”

   我说:“好吧,谢谢康德老师。我走了。再见。”康德依旧自然地说:“好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