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之神”雷州石狗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雷州石狗信仰习俗主要流布于雷州半岛中部的湛江市雷州市等地,覆盖范围包括雷州半岛、海南岛、广西、越南北部等广阔区域。雷州石狗经历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守护神、吉祥物的发展过程,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石狗的雕刻、祀立、供奉是雷州石狗习俗的主要内容。它从选材、工艺、供奉地点、文化认同等方面展示了雷州工匠的智慧与精湛的技艺,展示了雷州先民的独创精神及美好愿望,是雷州半岛带有广泛性与普遍性的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属古扬州之地,历史上有“扬越之南”、“骆越”之称。清嘉庆《雷州府志》记载雷州:“唐虞之世属南交,夏称扬越之南……古为百越所居”。明•庄元贞《雷祖志》记载:“州旧有猺獞峒獠与黎……”。古代的骆越族即为后来的俚、峒、獠、獞、猺、黎等族的祖先。骆越族有一支以狗为图腾的部落,秦汉时期被称作“盘瓠蛮”,交趾、合浦、儋耳是其聚居之地。他们自称为狗的后人,有崇拜狗的习俗——用玄武岩雕刻狗图腾作为崇拜物。
雷州古为汉越族群杂处之地,《资治通鉴》第七櫳.秦纪二:“始皇三十三年……以谪徒、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汉、越民族的融合,使骆越族的图腾崇拜习俗在雷州得以传承,并逐步添加了汉文化的内容。南朝时雷祖陈文玉的诞降——“狗耳呈祥”的传说,使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达到高潮。唐宋元明时期,先后有大量的中原汉族与闽南人迁居雷州,他们带来的原居地“镇邪符法”,与石狗图腾崇拜相结合,使雷州石狗从部落图腾发展为守护神灵与吉祥物,形成了独具雷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
雷州石狗 | 雷州石狗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在现存的石狗文物中,大量石狗均伴有铜钱、八卦、石鼓等附加雕刻,有些石雕基座上还有“石敢當”、“敕石敢當”、“泰山石敢當”、“皇”、“麒麟在此”等汉字。雷州人认为石狗能镇魔驱妖、祛邪消灾,能司风雨、赐财福、添丁寿、主功名、主正义等等。因此,雷州人有给小孩取名“昵狗”、“狗仔”、“狗生”、“狗保”并让其戴“狗仔帽”、穿“狗弄衫”(类似马甲)的习俗,城乡还普遍在门口、巷口、村口、路口、井口、河口、庙前、墓前祀立石狗,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加以拜奉。
雷州石狗的崇拜方式为一般性奉祀、祈求降雨、祈求呈祥送子、祈求宽赦、祈求为父母等。一般性奉祀即平常时令,每月初一、十五早晚人们诚心地给石狗烧香供茶,逢年三十日给石狗披红结彩,酬谢狗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逢凶化吉、呈祥报喜。祈求降雨等即遇久旱无雨时,就请石狗乞雨,人们先给石狗供奉香烛纸钱,再用绳子藤条把石狗捆绑在木架上,然后抬着它在村巷、田坡游行。游行时,一边敲锣,一边用荆条木枝抽打石狗,高喊:“石狗公呀,快快上天乞雨呀!田园无水,作物都旱死啦”。祈求呈祥送子即把石狗当作送子福神,未有贵子兰孙的家门,必向石狗求乞子嗣。一般是由老年人提着香茶、纸钱诚心求拜石狗送子赐福,若得贵子,即取名“狗仔”或“狗生”。一年后要答谢石狗神,祈求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聪明伶俐。祈求宽赦即当石狗是守护神,只对主人忠诚。因此,过往之人不能冒犯。否则,将遭神遣。这时,触怒神灵者要向石狗道歉:“子孙不懂事,冒犯石狗公,请给予宽容,恢复健康”。祈求为父母即把石狗契为小孩的父母,小孩就能健康,百病无侵,一生平安。祈求时,请道士念咒文,让孩子跪在石狗神前三叩拜。为表虔诚,还请道士为孩子取名“昵狗”、“狗仔”、“狗生”、“狗保”,让其戴“狗仔帽”(帽上有两只狗耳状装饰)、穿“狗弄衫”(类似马甲)等。
雷州市的石狗文物分布密聚,遗存丰富。全市已发现石狗近10000尊,雕刻年代从战国至现代,石质为玄武岩。雷州石狗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成员”的脸谱各异,造型艺术林林总总,有卧相、蹲相、坐相,表现手法有写真、抽象、拟人、夸张等。大部份石刻均伴有铜钱、石鼓、八卦、帅印、乌蛇、绣球、船锚、鱼网、小狗、领带、螺钿、辫子等附加雕刻及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及乡土气息。
雷州石狗习俗是一份厚重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人类学、宗教学价值。是一部浓缩了的雷州历史沿革、社会文化、民族民俗史书,是一笔不可再生的珍贵遗产。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2004年文物部门除采取原生态保护外,还收集有代表性的石狗1000多尊作为馆藏。2004年4月,雷州石狗被列为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近年来,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亚洲卫视、本港台、广东卫视、以及南方日报、广东文物、羊城晚报、岭南文史等媒体报道推介雷州石狗。先后出版《雷州半岛石狗文化》、《雷州石狗奇观》、《雷州石狗》、《雷州历史文化大观》等图书,对雷州石狗作了初步的挖掘研究。2005年4月,雷州石狗信仰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湛江6项目成国家“非遗” |
|
|
|
|
雷州姑娘歌 | 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我市雷州歌、雷州石狗、吴川飘色和湛江傩舞榜上有名,在广东全省最新入选国家的29个项目中占3席,扩展入国家的16个项目中占1席。
|
雷州石狗 |
|
吴川飘色 | 据了解,这是继2005年我市人龙舞和醒狮之后又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目前我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到6个。将对加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项目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方面。是文化部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要求,组织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全国30多个省市申报的2450个项目进行评审和科学认定,提出推荐项目名单,经社会公示后正式公布的。我市这次入选的3个项目类别是传统美术雷州石狗、民俗吴川飘色、民间文学雷州歌,1个扩展项目是传统舞蹈傩舞。
|
湛江傩舞 |
舞蹈活化石--湛江傩舞 |
|
|
|
|
湛江傩舞在广州民众文化节上表演 | 傩舞是一种古代面具舞蹈,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称。是我国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人类学、历史学、文艺学、民众学等众多科学。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逐疫鬼仪式的一种巫舞,后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现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湛江傩舞是由中原及闽南传入的,古老生动,蕴含丰富,气氛热烈壮观,动作原始古朴。已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主要分布于湛江市的麻章区湖光、太平镇,雷州市南兴、松竹、雷高、杨家、白沙、附城、沈塘镇和吴川市的黄坡、博铺等镇乡村。
|
湛江傩舞的七位主要角色成员 | 湛江傩舞的内容形式是以雷首公与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的五方雷将为主体以及土地公婆、艄公婆等傩具的一种独特的雷傩舞,俗称“走清将”或“走成伥”、“舞巫”、“考兵”等,还有吴川的“舞六将”与“舞二真”。主要的目的是驱邪遣灾,祈求平安,迎祥纳福。傩舞的造型,呈现粗犷,庄严威武。傩仪活动是由道士在庙前设坛,向神灵燃烛、焚香、烧纸宝、供三牲。接着颁令、颁符、敬请五色旗队,八宝、飘色、锣鼓班,傩舞队等各路兵马到坛前札寨练兵,然后到各家各户赶鬼驱邪,保佑平安。之后游神,游神队伍浩浩荡荡到村镇各土地公管辖境界敬祭。游神完后,队伍回到神庙广场前,再次举行祭神仪式,整个活动宣传结束。
湛江傩舞有木质傩面具、橹罟质傩面具、牛皮质傩面具及彩绘傩脸谱等,色彩以黑、红、黄为主,线条朴实夸张,色彩鲜明和谐。面具造型武相豪放不羁、粗犷狞厉,文相端庄俊秀、气宇轩昂。是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雷崇雷文化的传承。现保存有600年之久的雷傩面具,独具雷州特色的民间艺术。
|
湛江傩舞(资料照片) | 湛江傩舞,集武术、舞蹈、音乐、美学、雕刻于一体,是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是雷州半岛红土地上优秀的文化遗产。我市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十分重视傩舞文化的挖掘、研究与弘扬,邀请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人民日报、羊城晚报、朝日新闻和本地新闻媒体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文专家宣传、考察和摄录湛江傩舞,弘扬推介湛江傩舞文化。今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雷州半岛红土文化--雷州歌 |
|
|
|
|
雷州姑娘二歌(资料图片)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雷州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笔厚重的文化遗产。雷州歌是以雷州市为核心,覆盖整个雷州半岛讲雷州话的10个县(市)区, 500多万人,甚至延伸至历史上雷州人所迁往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雷州华(侨)人地区。雷州市(原海康县)居于雷州半岛中部,东西濒临大海,地理位置处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盛产水稻、甘蔗、水果等农产品及珍珠、对虾优质海鲜品等200多种。南渡河横贯东西,粤海铁路穿越南北。
雷州市原住民为百越少数民族,建制于秦朝。从东晋起闽南汉人陆续迁入,至唐贞观8年,汉人陈文玉当了首任雷州剌史,建筑雷州城。城内至今仍保存着雷祖祠、三元塔、天南重地、西湖公园等一批国家及省级名胜古迹,成为粤西地区旅游胜地。
|
雷州姑娘歌一(资料图片) | 据《海康县续志》记载:“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雷州学教谕李仲光撰写的《重建御书楼上梁文》中有‘听取欢谣,敢陈善颂。’”之句,足可证实宋代已有雷州歌。再看清末民初雷州人编写的《杂字》中就有“雷州歌谣,八百年号。”之句,更可证明雷州歌已在宋代流行。“姑娘”歌也是雷州歌的一种,是即兴而唱的口头创作。据《海康县续志》卷六的雷州《庙坛》记载:“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知县胡文亮《天妃庙祀田记》中写有‘碑在宫门前戏台旁’。”有戏台,就有演出戏(歌)班。足以证明雷州在明初已有班本雷州歌演出了,何况是先有“姑娘”歌,后才衍生出班本雷州歌。在此县续志上还记有一起人命案:明隆庆年间(1557-1572年)海康县南边村(今属调风镇禄切村),请“姑娘”歌班唱歌,有一位“姑娘”唱了一首这样的雷歌:“海康有座岭仕礼,别人看高娘看低;南边迈生两村仔,跨过都不碰娘鞋”。该村观众认为此歌有意侮辱他们村,当场打死这位“姑娘”,引起官府追究。其中“姑娘”歌于明代已十分流行,而笔试赛歌从清乾隆延续至今已有200多年了。现在社会上保存着一大批雷州歌册、歌集、歌榜、“姑娘”歌及雷剧本。
雷州歌是记载着雷州人民生存、劳动、生活的斗争史。雷州歌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出雷州半岛的地理风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环境、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爱情婚恋、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土习俗、娱乐戏谑、丧白喜庆、政治时事等等。反映雷州风貌及劳动生产内容,是雷州歌的主流题材。雷州歌曾出现众多韵脚,达34种。后经过长期多次合并,至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湛江市雷歌研究会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再从上次合并后的25韵合并为17韵,韵音全按雷州方言划分。不同的韵音具有表达不同内容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雷州歌的主题思想也不断升华。蕴藏在雷州半岛的民歌资源非常丰富,这大批雷州歌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雷州歌的基本特征:结构严谨,平仄协调,韵律优美。每首4句,每句7字,一、二、四句末字押雷州音韵,二、四句的第4字是阳平声,这就是雷州歌格律。这种格律接近七绝,唱起来琅琅上口。其腔调自由,喜怒哀乐随心所欲自由唱,如亲人死了,以歌代哭;女子出嫁,姐妹夜里集中,以歌诉情陪嫁唱等。雷州有一句很流行的俗语叫做“一条歌唱到城”,即赶集时沿途接连不断地唱歌,直唱到城镇。这种自由腔调开口即唱,才使雷州歌得以一代代传承下来。
在雷州半岛,不论是文人雅士或野夫村佬,也不论是年迈老翁或村姑牧童,人人都爱唱雷州歌,创作雷州歌。特别是历朝历代雷州的骚人墨客,硕学名流。如官至闽浙总督的陈王宾、身为朝中翰林院编修的陈昌齐、名登进士的安徽休宁县知县洪泮洙、举人黄清雅、丁宗闽、贡生黄景星、陈伯常、梁成久、洪翰及一大批口头创作人才,他们都热心参与创作和赛歌(主要是口头)活动,才使雷州歌代代繁衍生息,传承下来。雷州歌的出现就一直伴随和记载着雷州的历史,它简直就成为雷州人的诞生、迁徙、劳动、生活等一部口传的历史。雷州歌的对唱歌衍生了“姑娘”歌,“姑娘”歌中的劝世歌又衍生出雷剧,因此地雷州歌在雷州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雷州歌是南国艺苑中的一株奇葩,是雷州人民的智慧体现。要了解雷州的历史,要熟悉雷州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环境,在雷州歌中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其大量作品是研究和认识雷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宝贵资料。今年6月被列入第二国家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