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1世纪,我们这个社会还需要不需要鲁迅,鲁迅精神还要不要存在?那要看鲁迅批评的弊端是否还在社会存在,如果那些弊端还是存在着,鲁迅作品就还有生命力。"上面的话是周海婴针对当今社会对鲁迅的不同评价所发表的看法。
这个社会自我麻痹的"阿Q精神"还存在吗?
鲁迅字迹
那些如鲁迅儿时的朋友闰土一样--带着银项圈,跳鱼儿、打猹,长大后却也像父辈一样被生活压迫得木然起来的农民还存在吗?
鲁迅早已给自己的作品下了定义。
1931年,鲁迅回顾"革命文学"的争论时,就作出了个人总结,他说:"其实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
"看鲁迅的作品,一定要把它放到历史背景中去评判,那个年代有人讲茶文化,讲琴棋书画,现在的人看那些修身养性的文化都是很美的,但这种美如果要放到当时的现实就不美了,因为它远离了那个时代的脉搏。而鲁迅总结了他所认识的那个时代的问题并把它提炼出来,这结论有时像哲学家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理可以很长时间地存在。"周海婴如是说。
在很多人心目中,鲁迅的力量在于真实,他引领着人们把真实层层剥开,探求着真理。这真理就像是一面镜子高悬在夜空,走得越远就越能看清其轮廓,而这轮明月般的镜子一直照亮着我们后来者的路。
"鲁迅只是按照自己对现实的正视表达了一位启蒙思想者的真诚而已,在不经意间捣毁了许多个骗局,给麻痹和健忘的人们下了一剂猛药。鲁迅的呐喊大都是内在的,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和空虚的喊叫,即使是激烈的论战,也透着一股沉郁、冷峻的气息。"(《鲁迅的最后十年》)
说到这里,周海婴先生问了我一个没有想到的问题"我想问一个问题给你,鲁迅与瞿秋白认识,如果瞿秋白说你参加共产党吧,那我的父亲是否就成为共产党中的一员,今天,他是否就会像那些共产党人一样被纪念着?"
我回答,鲁迅引领人们顽强地穿越了思想的隧道,他对中国的贡献是一座不可比拟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