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党同伐异

2004-12-7 10:15:45 [语文]

  据《后汉书·党锢传序》记载,西汉初期,汉武帝为进一步巩固统治,采用儒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规定只有通晓儒家学说的人才能做官,借以统一思想。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发掘出来,有的经过加工整理成为“五经”,还专门设立了五经博士。由于统治阶级用儒家经典教育地主、贵族子弟,选用官吏,也以儒学为标准,儒学思想便成为整个王朝的正统思想。
  汉宣帝时,儒生们对“五经”有不同的解释,因此,汉宣帝决定展开一次讨论。公元前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石渠阁”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五经”。在讨论中,儒生们把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看成是一党,而对意见不同的人进行攻击。后来,《后汉书》作者范晔等把这种偏袒同党、攻击异己的行为称“党同伐异”,作为成语流传下来。
  “党同伐异”指与自己意见相同的结为朋党,而对异己者加以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