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艺术篇-诗仙李白

少年百科-社会生活[电子书]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当我们读到这大气磅礴的诗句,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李白,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才,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跨过历史的时空,放射出迷人的光彩。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甘肃天水一带。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绵州彰明县。在父亲的指导下,天资聪颖的李白诵六甲、观百家,勤学苦读,自觉磨砺,使他聪颖早慧的天资得以发挥。在家庭教育和时代风气的影响下,李白15岁时就已经形成了风流倜傥、浪漫豪放、不拘礼法的性格。他不仅好诗赋,而且酷爱剑术。剑对李白来说,既是防身之器,更是抒发壮志情怀以及悲愤慷慨情绪的一种寄托。26岁那年,他告别亲友,出川漫游,自称要“奋其智能,愿为辅弼”,颇有一番治国安天下的宏愿。27岁那年,李白在湖北安陆成家。妻子是一位已故宰相的孙女,很有才气。此后10年,李白以安陆为中心,足迹遍及两湖、江浙、山东、山西等地。他饱览了许多名山大川,结识了不少朋友。10年的游历,使诗人的眼界大为开阔,生活经验也逐渐丰富。从他留下的大量诗作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他创作上的个性风格已经形成。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唐玄宗三下诏书召李白进京。李白认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来了,于是在这年秋天奔赴长安。他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得意和自信之情。初到长安,李白以他那卓越的艺术才华蜚声京城。著名诗人贺知章一见面就惊叹道:“此天上仙人也!”唐玄宗对他也十分器重,不但多次接见他,还让他起草过一些诏诰文件,最后封他为供奉翰林。但是,唐玄宗宠爱李白,并非认为他有什么经国济世之才,而是希望他做一个御用文人,为自己歌功颂德,点缀升平,这与李白“愿为辅弼”的志向相去甚远。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的政治中心,李白感到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伤害,更无法忍受官场腐败风气和谗言毁谤的缠绕。于是,进京不到三年,他就上疏请求归山。唐玄宗也“以其非廊庙器,优诏罢遣之”。他挣脱了束缚和羁绊,仍然回到自然山水之中。长安之行,李白没有实现自己“济苍生”、“安黎元”的大志,但他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的弊端却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在洛阳遇到了比自己小11岁的杜甫。两人一见如故,结成了终生不渝的友谊。他们在一起饮酒赋诗,并相约游历了开封、济南、曲阜等地。这年秋天,杜甫去了长安,李白则继续南游扬州、金陵、越中,北游邯郸、幽州等,最后隐居在庐山的屏风叠。在这10年中,李白写下了大量的惊世之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长相思》、《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月下独酌》等等。这些诗章以雄伟的想象、博大的意境、排山倒海的气势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今天读起来仍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命永王在江陵组织平叛,但他却沿江东下,意欲扩大地盘,争夺王位。李白不了解永王争夺帝位的野心,怀着拯救国家和人民的雄心壮志,欣然接受邀请,当了永王的幕僚。后永王被镇压,李白也以“从逆”之罪流放夜郎,后遇赦。“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恰当地表达出诗人恢复自由以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李白因病在当涂(今安徽当涂)的旅叔家去世。

李白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他的伟大诗篇反映了盛唐时代上升发展的气魄。他以极大的勇气,投入反抗权贵、鞭挞庸俗和争取开明政治的斗争。这种顽强斗争的精神以及追求自由解放的热情,是他诗歌中积极浪漫主义的实质。在他的诗篇中,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深入浅出的语言、豪迈爽朗的风格,使他达到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顶峰。李白生前写了上万首美丽的诗篇,现存诗歌990余首。无数诗人从他那里汲取思想和艺术的营养,他那独特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艺术境界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