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艺术篇-钢琴诗人肖邦

少年百科-社会生活[电子书]

波兰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弗里德里克·肖邦被人们誉为“钢琴诗人”。他善于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他的音乐作品中,每一个旋律、每一个装饰音,都充满了诗一般的幻想。同时,只有他自己才能把那些柔软纤细的旋律、色泽优美的和声演奏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但是,如果你仅仅把肖邦作品中的抒情特色,理解为他个人的感情历程,那就大错特错了。肖邦对祖国波兰怀有深厚的感情。1830年,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准备到巴黎演出。在临行的晚会上,朋友们送给他一只装满泥土的银杯。这一撮祖国的泥土寓有深意,既是朋友勉励他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又表达了他眷恋祖国的一片深情。他离开波兰不久,华沙就暴发了反抗俄国沙皇统治的起义,但最后以失败告终。肖邦听到这个消息万分悲恸,愤然写下了《革命练习曲》这一充满激情的伟大作品,表达出他对沙皇统治的愤怒和对革命者的赞美。定居巴黎期间,他尽管赢得了欧洲第一钢琴家的美誉,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在他后半生的许多作品中,都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亡国的悲愤之情。1837年,他严辞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1849年秋,肖邦因病魔缠身,余年无几了。临终前,他把妹妹柳德维卡叫到身边说:“波兰华沙反动政府是不会让我的遗体回国的,我死后,你把我的心脏带回去吧。”肖邦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穴里撒上那一盏银杯里的泥土。他的心脏,则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

对于肖邦音乐作品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后人曾给予高度的评价。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波兰永远不会灭亡。”

肖邦于1810年出生在华沙附近的采拉左瓦沃拉村。他的父亲是法国人,年轻时就移居波兰,是一位教员。母亲是一位很有音乐才能的人,她有一副好嗓子,还能弹钢琴。肖邦的第一个鲜明的音乐形象就是从母亲那里得来的。肖邦很早就对波兰的民族音乐情有独钟·玛祖卡舞曲、库亚维克舞曲等波兰民间音乐一直伴随他度过重年的时光。6岁时,他的父亲给他请了一个很有声望的小提琴家兼钢琴家做他的老师。肖邦学习非常刻苦,他的音乐天赋和聪明才智,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到12岁时,他就开始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钢琴演奏的水平。1826至1829年,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此时,他已经成为驰名波兰的钢琴演奏家了。这一时期,肖邦不仅积极参加华沙的音乐生活,而且广泛接触进步的文学家、诗人,深受民族解放思想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其创作上,他已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总的面貌是热情、明朗、富于浪漫主义幻想,对生活抱着乐观主义的肯定态度,充满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青春的力量。其主要作品有《波罗奈兹舞曲》、《玛祖卡舞曲》、《莫扎特主题的变奏曲》、《圆舞曲》等。

1838~1845年是肖邦创作上最旺盛的时期,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最后的成熟。其主要特征是从过去的抒情诗性质的小品里解放出来,音乐形象深刻而丰富,感情奔放。这些作品充满了英雄性、史诗性的激情,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沉的怀念,代表作品有《F小调幻想曲》、《即兴曲》以及一些夜曲等。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肖邦早已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爱国主义的旋律却跨越时代和国界,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它将永远鼓舞我们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