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观篇-世界艾滋病日

少年百科-社会生活[电子书]

艾滋病是人类近代医学史上最引起人们关注和最使人恐惧的一种疾病。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1981年春,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医院接收了一名奇怪的病人。他喉咽部有严重的霉菌感染,食管几乎完全被堵塞,体重减轻非常明显,医生用尽各种治疗方法,但毫无效果,不久病死在医院里。随后,又有4名同样的病人来就医,最后也被死神夺去了生命。面对这种从未见过的怪病,医生们感到迷惑不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病人死亡?为什么药物对这些病人没有作用?经医生们全面分析和推断,发现这5名病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细胞免疫缺陷。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为该病命名。

所谓“获得性免疫缺陷”是指后天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而不是遗传造成的,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免疫缺陷。在1986年以前,我国把这病音译为“爱滋病”,现改译为“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直接攻击细菌、病毒霉菌等,具有细胞免疫功能。艾滋病的病因就是“武警”——T淋巴细胞出了问题。HIV病毒像条“美女蛇”,对T淋巴细胞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旦T淋巴细胞“迷”上HIV病毒,与它结合,T淋巴细胞的战斗力就失去了,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就垮掉了。

在中非大湖地区的居民,有个习俗,把雄猴的血注入人的体内,用来治疗不育症。这个地区靠近目前艾滋病的病源地,因此医学科学家们认为,艾滋病是在70年代初期,由中非的猴传给人类,然后从中非传到加勒比地区的海地,70年代中后期,由海地传到美国等国家的。

经过长时间的人类交流活动,艾滋病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卫生部日前发布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通报显示,2002年上半年,我国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7%,虽然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100万人。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实际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

目前,对付艾滋病唯一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预防,防止与艾滋病患者、病毒携带者发生性关系,避免接触他们的唾液、尿液、眼泪等。医院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针,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为了征服艾滋病,各国医学界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艾滋病也会像“天花”那样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