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篇-盐普通而珍贵

少年百科-社会生活[电子书]

在古代,许多国家“盐比黄金还宝贵”。古埃及人曾把盐制成纯净的小块,刻上印记,当作钱币。在战争频繁的古罗马时代,士兵们薪金不是金银而是食盐。还有些国家,经常用食盐交换货物。在捷克和斯洛伐克人民中间,就流传着“盐比黃金还宝贵”的谚语。

盐在中国远古时代就被当作调味品。《尚书·说命》就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说明在商代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盐做调味品来配制美味的羹汤。再联系到《尚书·禹贡》有青州“厥贡盐絺”的记载,即商代以前的夏代就有“贡”给奴隶主国家的盐。这种盐是做调味品用的,并且极为珍贵,当作贡物上交。因而中国关于食用盐的最早记载时间,可以溯推至夏代。及至周代,人们已经把咸味作为“五味”(酸、苦、辛、咸、甘)之一,并用于医治疾病。《周礼·天官冢宰》中就有“以咸养脉”的记载,这是周代人对盐的医疗功用的新认识。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有“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咸而不减”的论述,这就更具体地谈到了咸味的调理方法。其后,盐的调味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汉代王莽称盐为“食肴之将”,更加突出了盐在饮食烹饪中的地位。

地球上盐的储量最多的是海水。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记载是海盐的制作。古籍记载,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作煮盐”。历史上是否真有宿沙氏其人尚不可断定,但可以说,这位诸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海水煮盐智慧的化身。实际上,用海水煮盐,也不可能是宿沙氏一人之所为,而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了海盐制作工艺。在当前尚无更新的考古发现和典籍可资证明的情况下,“宿沙作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宿沙氏是中国海盐业的创始人。

人每天应吃10~12克食盐,才能给持正常的活动。特別是夏天,大量出汗,盐分随着汗水流失,如果不多摄入食盐,就会因缺纳而中暑。从事高温工作的人要饮碱汽水,就是为了补充盐分。人体血液中含有0.9%的盐分,这使血液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力,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所以一般情況下,医生给病人输的生理盐水,就是浓度为0.9%的食盐水。用淡盐水含漱咽喉部可防止呼吸道感染。

婴儿吃的鲜奶里稍加一点盐,可防“上火”。

唱歌前喝杯盐开水,可以避免嗓子干哑。

拔牙时若流血不止,可用浸透浓盐水的棉花紧塞伤口,一小时后取出,血不再流。

牙痛时,将龋洞内腐败物清除后,用白胡椒末少许,掺精盐少许,塞入龋洞内可止痛。

坚持每日沾上少量食盐刷牙,可防止虫蛀,并保持牙齿洁白。

当嗓子内小舌头红肿下垂时,用一只洁净的筷子蘸些盐末点治,可减轻喉部不适。

将盐研成粉末,用一份盐与两份食用苏打混合,用于刷牙,可使牙变白,并有助于治牙病,对保护齿龈有益。

盐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有“工业原料之母”的美称。它可用来制造盐酸、烧碱等主要工业原料。生产1顿盐酸要用1.5顿食盐,生产1顿烧碱约需2顿。盐酸、烧碱都是基本化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