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她看到一件绿裙子很漂亮。正在这时,她听到旁边的女孩也指着相同的红裙子对她的妈妈说:“妈妈我们就买这条绿裙子吧!她配上我的红鞋子肯定很好看。”乐乐觉得很奇怪,因为那条裙子明明是绿色的,而且小女孩穿的也不是红鞋子,而是绿鞋子。这是怎么回事呢?是谁看错了吗?
其实乐乐遇到的是一种特殊的视觉缺陷,即色盲。色盲是指缺乏或完全没有辨别色彩的能力。通常说的色盲多是指红绿色盲。面对五色缤纷的世界,人们到底是如何感知它的呢?原来在人的视网膜上有一种感光细胞——锥细胞,它有红、绿、蓝三种感光色素。每一种感光色素主要对一种原色光产生兴奋,而对其余两种原色光产生程度不等的反应。如果某一种色素缺乏,则会产生对此种颜色的感觉障碍,表现为色盲或色弱(辨色力弱)。
色盲分为部分色盲和全色盲。部分色盲又分为红绿色盲和蓝黄色盲。红绿色盲又分类红色盲(甲型色盲)和绿色盲(乙型色盲),蓝黄色盲分为蓝色和黄色盲。
蓝黄色盲(blue yellow blindness)是一种少见的部分色盲。其中绝大部分是蓝色盲,黄色盲较罕见。蓝黄色盲者只有红绿感觉,对蓝黄没有辨别能力。蓝色盲者看到光谱上大约570毫微米处有一个中性点,中性点的长波一侧是红色,长波末端的红色饱和度最大,越接近中性点,红色的饱和度越小。中性点的短波一侧是绿色或蓝绿色,其饱和度在光谱470毫微米处最大,越向中性点和短波末端饱和度越小。黄色盲者看到光谱上有两个中性点,分别在580毫微米和470毫微米处,从而把光谱分成三段,长波段是红色,中波段是绿色,短波段又是红色。
红绿色盲(red blindness)是一种最常见的部分色盲,分为红色盲和绿色盲。患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他们把整个光谱看成两种基本的色调:长波(红、橙、黄、绿)部分为黄色,短波(青、蓝、紫)部分为蓝色。凯尼格(K.E.Koenig)认为,红绿色盲者的视网膜上缺少感受红光或绿光的锥体细胞。菲克(A.Fick)认为,患者视网膜上同样具有正常人感受红光和绿光的两种锥体细胞,但把来自这两种细胞的信息混合在一起,故大脑分不清是红光,还是绿光。
红色盲(red blindness)亦称甲型色盲,是红绿色盲的一种。红色盲者对光谱上的长波端很不敏感,其可见光谱终止在650毫微米处,对于650毫微米以上的可见光波,只有强度很大时才能看到。因此,患者的相对光谱敏感度曲线峰值从正常人的555毫微米移向540毫微米。他们分辨不清红色和蓝绿色,并将两者看成是黄白色。红色盲者把光谱上黄蓝两色之间(约493毫微米处)看成是无色调的中性点,黄蓝两色的饱和度从中性点向光谱两端逐渐增加。
全色盲(achromasia)亦称单色觉或锥体盲。此种色盲极为罕见,只占人口的0.002~0.003%。全色盲者只能看见非彩色,而不能辨别任何颜色。他们把光谱看成是一条明暗不同的灰色带,他们根据明度辨认物体。全色盲一般是先天性的,是由于视网膜缺少锥体细胞或锥体细胞功能丧失所致。它主要靠视杆细胞起作用。全色盲者的明视觉光谱敏感度曲线与正常人的暗视觉光谱敏感度曲线一样,峰值在510毫微米处,相当于正常人的夜间视觉。后天性的全色盲主要是由视神经炎症造成锥体细胞功能丧失。其中央视觉、视敏度及光谱敏感度曲线基本上正常,只是不能分辨颜色。
色盲多为先天性遗传所致,少数为视路传导系统障碍所致。一般是女性传递,男性表现。根据统计,男性色盲发病率为5%,而女性则为1%。有先天性色觉障碍者,往往不知其有辨色力异常,多为他人觉察或体检时发现。凡从事交通运输、美术、化学、医药等工作人员必须有正常的色觉,因此,色觉检查就成为服兵役、就业、入学前体检时的常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