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篇-和平的象征——白鸽和橄榄枝

少年百科-社会生活[电子书]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它的徽章图案是两根橄榄枝衬托着整个地球,意味着争取世界和平。5年后,为纪念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西班牙大师毕加索特意挥毫,画了一只昂首展翅的鸽子,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把它称为“和平鸽”。

上古时期,人们把鸽子看作爱情使者,而非和平使者。比如在古代巴比伦,鸽子是法力无边的爱与育之女神伊斯塔身边的神鸟。当时,民间则把少女称为“爱情之鸽”。

一直到纪元初,鸽子才被当作和平的象征。《圣经》记载:诺亚从方舟上放出一只鸽子,让它去探明洪水是否已经退尽。上帝让鸽子衔着一条橄榄枝回来,表示人间尚存希望。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给鸽子赋予了新的使命,使它成了圣灵的化身。新教徒鲁卡斯在一本书中写到:“耶稣在做祷告时,忽然天门洞开,圣灵化为一只鸽子朝他飞了下来……。”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画家丢勒的一幅版画里,圣母玛丽亚的头顶上有一只圣灵化身的白鸽。而在宗教改革时期的绘画作品中,宗教改革之父马丁·路德的头上更是经常出现象征天命的鸽子。

直到17世纪,三十年战争宣告结束时,鸽子才“官复原职”,再次充任和平使者。当时,德意志帝国各个自由城市发行了一套纪念币,图案是一只口衔橄榄枝的鸽子,底下有“圣鸽保佑和平”的铭文。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杰出的代表席勒很早就把鸽子从宗教意义上的和平象征引入到政治。在其名作《奥兰西的姑娘》的序幕中,他让法国抗英女英雄贞德庄严宣告:“奇迹将会出现——白鸽将要起飞,她将以鹰的勇气,去击败那蹂躏我们祖国的秃鹫!”在此,鸽子已不再是毫无抵抗力的希望之象征了,它成了斗士!

把鸽子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恐怕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一大发明。1940年8月的一天,德国法西斯军队攻占了巴黎,毕加索正忧郁地坐在自己的画室里,默默地祷告着战争早日结束,祈求着和平的早日到来。突然,邻居的米什老头捧着一只血淋淋的鸽子闯进屋来,向画家哭诉道:“毕加索先生,我求求您,给我画一只鸽子吧!”原来,米什老头的孙子在屋外逗着他饲养的鸽子玩,被一群法西斯匪徒活活地打死了,连鸽子也未能幸免。老头要求毕加索为他画一只鸽子,以纪念自己惨遭杀害的小孙子。毕加索一面劝慰痛哭流涕的老人,一面怀着极其悲愤沉痛的心情,倾注全部的爱憎,奋笔挥毫,为米什老人画了一幅《鸽子》。几年以后,法西斯德国战败了,法国人民向往的自由与和平又回到了身边,这幅画也得以在战乱中保存下来。

1949年“世界和平大会”在巴黎召开。会议期间,毕加索把这幅饱含着人民对战争的血泪控诉和寄托着对人民的无限同情的《鸽子》,献给了和平大会。这幅画,深深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从此,鸽子便成为和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