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袁枚

古代茶诗名篇五百首[电子书]

(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举进士第,历任江宁等地知县。

  【谢南浦太守赠芙蓉汗衫雨前茶叶】

  四银瓶锁碧云英,谷雨旗枪最有名。嫩绿忍将茗碗试,清香先向齿牙生。

  【详解】

  袁枚年四十即辞官,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号随园。在此期间,视品茶为雅事,颇能享受其中情趣。在其所著《随园食单》中,有这样的描述:“杯小如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种高雅的细品慢尝,当然和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的大碗牛饮截然不同,所以才会有“嫩绿忍将茗碗试,清香先向齿牙生”那样的意境和效果。

  【湖上杂诗】(之七)

  烟霞石屋两平章,渡水穿花趁夕阳。万片绿云春一点,布裙红出采茶娘。

  【释义】

  烟霞句,意为观赏品评了烟霞洞与石屋洞的景色。烟霞洞在浙江杭县西十六里。石屋洞在杭县南高峰下。

  万片绿云,指山上茶林。

  【详解】

  江南茶乡风景如画。

  【试 茗】

  闽人种茶当种田,郄车而载盈万千。我来竟入茶世界,意颇狎视心悠然。

  道人作色夸茶好,瓷壶袖出弹丸小。一杯啜尽一杯添,笑杀饮人如饮鸟。

  云此茶种石缝生,金蕾珠蘖殊其名。雨淋日炙俱不到,几茎仙草含虚清。

  采之有时焙有诀,烹之有方饮有节。譬如曲蘖本寻常,化人之酒不轻设。

  我震其名愈加意,细饮欲寻味外味。杯中已竭香未消,舌上徐停甘果至。

  叹息人间至味存,但教鲁莽便失真。卢仝七碗笼头吃,不是茶中解事人。

  【释义】

  郄(xì)车而载,空车而载。典出《战国策·齐策三》:“今求柴葫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及之黍梁父之阴,则郄车而载耳。”

  蘖(niè),树木被砍伐后重生的枝条。

  【详解】

  诗人到武夷山旅游,慕名来到盛产武夷岩茶的“茶世界”,寺僧以上好的岩茶款待他。诗人细品香茗,欣然写下了这首《试茗》诗。诗人盛赞“石缝生”的武夷岩茶为“金蕾珠蘖”,为“仙草”,称其制作是“采之有时焙有诀”,而品饮则须“烹之有方饮有节”、“细饮欲寻味外味”,不可像卢仝“鲁莽”地“一杯啜尽一杯添”,用“饮鸟”式的喝茶,方能品尝到武夷岩茶的“人间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