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燕子龛随笔(六十二则)

苏曼殊作品精选[电子书]

梵语“比多”云“父”,“莽多”云“母”,“婆罗多”云“兄弟”,“先谛罗”云“石女”,“末陀”云“蒲桃酒”,“摩利迦”云“次第花”,以及东印度人呼“水”曰“郁特”,与英吉利音义并同之语甚多。拉丁出自希腊,希腊导源于“散斯克烈多”(San-skrit),非虚语也。

三十二

刘三工诗善饮,余东居,画《文姬图》寄之。病禅为余题飞卿句云:“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刘三以六言三章见答,其一云:“白头天山苏武,红泪洛水文姬,喜汝玉关深入,将安阗此胡儿?”其二云:“东瀛吹箫乞者,笠子压到眉梢。记得临觞呜咽,匆匆三日魂销。”其三云:“‘支那’音非‘秦’转,先见《婆罗多诗》。和尚而定国号,国无人焉可知!”又贻余绝句云:“早岁耽禅见性真,江山故宅独怆神。担经忽作图南计,白马投荒第二人。”时余有印度之行也。

三十三

英吉利语与华言音义并同者甚众,康奈尔大学教授某君欲汇而成书,余亦记得数言以献,如“费”曰“Fee”,“诉”曰“Sue”,“拖”曰“Tow”,“理性”曰“Reason”,“路”曰“Road”,“时辰”曰“Season”,“丝”曰“Silk”,“爸爸”曰“Papa”,“爹爹”曰“Daddy”,“妈妈”曰“Mamma”,“簿”曰“Book”,“香”

曰“Scent”,“圣”曰“Saint”,“君”曰“King”,“蜜”曰“Mead”,“麦”曰“Malt”,“芒果”曰“Mango”,“祸”曰“Woe”,“先时”曰“Since”,“皮”曰“Peel”,“鹿”曰“Roe”,“夸”曰“Quack”,“诺”曰“Nod”,“礼”曰“Rite”,“赔”曰“Pay”而外,鸡鸣犬吠,均属谐声,无论矣。

三十四

张宪《崖山行》云:”三宫衔璧国步绝,烛天炎火随风灭,间关海道续萤光,力战崖山犹一决。”余恒诵之。曩作《崖山奇石壁图》,太炎为录陈元孝诗曰:“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崖云雨至今悲。一声杜宇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停舟我亦艰难日,愧向苍苔读旧碑。”风人之旨,令人黯然。

三十五

崇祯末年,流寇信急,上日夜忧勤。一夕,遣内臣易服出禁,探听民间消息。遇一测字者,因举一“友”字询之。测字者问:“何事?”曰:“国事。”测字者曰:“不佳,反贼早出头矣。”

急改口曰:“非此‘友’字,乃‘有’字。”曰:“更不佳,大明已去其半矣。”又改口曰:“非也,申酉之‘酉’耳。”曰:“愈不佳,天子为至尊,至尊已斩头截脚矣。”内臣咋舌而还。

三十六

曩羁秣陵,李道人为余书泥金扇面曰:“文殊师利白佛言:

‘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罗蜜”?’

佛言:‘般若波罗蜜’”二十四字,并引齐经生及唐人书经事。余许道人一画,于今十载,尚未报命,以余画本无成法故耳。

三十七

草堂寺维那一日叩余曰:“披剃以来,奚为多忧生之叹耶?”

曰:“虽今出家,以情求道,是以忧耳。”

三十八

SpenserianVerse,译云:“冒头短章”。古代希腊、拉丁诗家优为之,亦犹梵籍发凡之颂也。

三十九

“偈”即梵音“伽陀”,又云“偈陀”,唐言“颂”,译云“孤起”。《妙玄》云:“不重颂名‘孤起’,亦曰“讽颂’。”姚秦鸠摩罗什有《赠沙门法和十偈》,唐人多效之。

四十

阿耨?睹婆,或输卢迦波,天竺但数字满三十二即为一偈。

号阿耨?睹婆偈。“蕴驮南”者,此云“集施颂”,谓以少言摄集多义,施他诵持。

四十一

楼子师不知何许人,亦不知其名氏,一日偶经游街市,于酒楼下整袜带次,闻楼上某校书唱曲云:“汝既无情我便休。”忽然大悟。因号“楼子”焉。

四十二

余至中印度时,偕二三法侣居芒碣山寺。山中多果树,余每日摘鲜果五六十枚啖之。将及一月,私心窃喜,谓今后吾可不食人间烟火矣。惟是六日一方便,便时极苦,后得痢疾。乃知去道尚远,机缘未至耳。

四十三

缅人恶俗极多,有种族号曰“浸”,居于僻野之山社。凡遇其父母年岁老者,筑台一座甚高,恭请老人登其上,而社中幼壮男女相率而歌舞于台下,老人从台上和之,至老人乐极生狂,忘其在台上歌舞,跌下身死,则以火焚葬之,谓老人得天神之召,为莫大之荣幸云。

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