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怀恋的漓江

百年百篇经典游记[电子书]

邓拓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这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768—824)写的一首著名的律诗。他只用了寥寥的八句,就把广西桂林漓江两岸的风光,充分地描绘出来了。特别是其中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一联,更是受到人们普遍传诵的名句。

的确,桂林山水的秀丽,所以闻名于天下,是与漓江分不开的。漓江别名桂江,或称海阳江。它的水源就在广西和湖南交界的海阳山。从发源地往北流入湖南境,便是湘江;往南流入广西境,便是漓江。

整个漓江流域风景最美丽的地方是在桂林到阳朔的一段。所以,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关于阳朔的风景,唐代另一位诗人沈彬的诗写道: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

两处争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碧莲峰耸立在漓江岸畔,可以当做阳朔山水的标志。它像一朵含苞未放的莲花,青翠欲滴,许多人家环绕在这个山峰的周围,并且有许多商店形成了一条街道。在这山峰的半腰,就是有名的唐代“鉴寺”的遗址。现时有“鉴山楼”建立在那边,可以眺望周围的美丽景物。这个碧莲峰是来到阳朔的游人们必经之处,所以人人都可以直接感受到碧莲的芬芳。而实际上整个阳朔也正如一朵碧莲,在它的四周,翠绿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许多花瓣抱住了阳朔城。

从碧莲峰顺着漓江向下游去,不多远就到了书童山。这座山的侧影特别好看,也特别像个书童,我们在画家的作品中常常看见它的形象。宛如一个恬静而秀慧的书童兀坐吟诗。也有人说,它的样子像是垂手拱立在那里,等待着接受新的任务。不管说它是坐着或是站着,它像一个书童是肯定的,于是它的身份和称呼就被人们所公认了。

在书童山对面,那两个并列着的山峰,乃是有名的“铁岭双狮”。你看它们两个很像雌雄一对,蹲在那里,十分幽闲。它们的形象非常魁伟,但是样子并不凶暴,看上去倒还比较驯良似的。

这一带江水澄澈,清可见底。而水底完全是由天然的岩石所构成。可以想见在地球发展的初期,在所谓“造山运动”的过程中,这一带的岩层两侧隆起,中间下陷,因此形成了现在的山峰和河床。当地的群众传说,这一带有“九龙竞渡”的故事,至今还留下了遗迹。我曾亲自去细看,果然在江底的岩石上面,有蜿蜒曲折的九道石脊,俨然是九条龙的样子。它们由江底横穿过去,大有竞渡之势。

再向下游,江流出现一个大曲折,两岸山峰峭立,迎面又有一山,水从夹谷中流去。在高处眺望,前面有一片白色的岩壁,名为白壁山;紧接着又有一片红色的岩壁,名为赤壁山。在周围葱翠碧绿的群山之中,夹杂着这些白色和红色的岩壁,真是太好看了。

还有兴坪的一段风景也非常有名。那里有五指山、画山等动人的景色。所以,也有人说:“阳朔山水在兴坪”。这些话自然有一定的道理。那么,为什么美妙的风景都集中到漓江岸畔来呢?这就因为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喀斯特地带,千百座石灰岩的山峰掩映在清碧的流水中,四时烟霭迷蒙,群峰临流倒影。无论是多远的山峰,只要游人的眼睛看得见的,它就一定会在水中留下了倒影。如果坐在船上,静静地泛游江心,俯看水底的卵石和游鱼荇藻,一一可辨,这时候你会觉得连远山的倒影也和真的山峰一样,水底如同天空,水天溶而为一了。

怪不得我国历代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学者,都以游历漓江流域为平生一大快事。唐宋几大家,如韩愈、柳宗元、黄庭坚、米芾、范成大等人都到过这里。明清以来的文人和旅行家来过的更多得很。如明代的解缙到阳朔的时候就曾徘徊吟诗。他曾写道:

阳朔江城据石头,唐碑独自枕寒流。

素王庙貌临⑸希晓日苍苍照画楼。

由此不难想见古时阳朔山城的面貌。有的书上记载阳朔一带山岚瘴气很厉害,其实瘴气是可以防除的。明代钱一斋的诗便是证明,他说:“莫言岚气能为瘴,一道清风即扫除。”而且,他对于这一带的人文发达的程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可以与山水相媲美。所以他说:“县仍隋代名阳朔,岩自唐人号读书。十室有贤吾足取,千峰横碧画难如”。

显然,这个地方的经济和文化都是相当发达的。特别是解放后的今天,我们到处可以看见,漓江之美不仅在于山水,更重要的是如此美妙的山水间,生活着可爱的人民。现在,在人民公社化的优越条件下,这里的人民生产建设积极性日益提高。他们进行农业、林业、渔业和各种副业生产,一年四季都可获得丰富的收成。因为这一带气候温暖,特别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你即使在严寒的季节到桂林阳朔一带去,也能看到漓江两岸和春天一样。各种生产照旧进行。江上渔民仍然在水里来来去去,驾着渔船捕鱼,这里有一种四五根竹子编成的竹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由于漓江两岸到处生长着茂密的竹林,所以这一带的人们习惯于以竹筏为水上运输工具,载着农、林、牧、副、渔的各种产品,运到各处去支援国家的建设。

在这样美丽的地方,有这样可爱的人民,进行着这样巨大的劳动,这就使人们对于美好的未来增加了无限的信心,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 下一篇 又临黄河岸
  • 上一篇 镜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