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远景图

百年百篇经典科普[电子书]

将来的桥一定造得很便宜。现在用的各种“合金钢”及高强度“混凝土”,会由“高分子”新材料来代替,重量轻而强度高。桥梁构件的制造,一律自动化。桥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机器人”操作,动作灵巧,由人在水上指挥。桥墩基础,不必沉到那么深,在轻松的土质中,可以加进“凝固剂”,把软土变成硬土。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采用了这些新技术,当然桥的成本就低了。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各个构件都配搭成各种姿态,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桥上的人行道上还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现在造桥的费用所以大,往往不在桥长而在桥高。因为桥下要走船,如果水高船也高,水涨船高,桥就更要高了。桥一高,两岸的路面也要高起来,高的路面上又要造桥,这种桥的下面是陆地而不是水,名叫“引桥”。引桥的工程往往比水上“正桥”的工程还大。现在有一种“活动桥”,桥面很低,平常走车,等到有船过桥时,就把一个“桥孔”开开来,等船过去再关上。但是因为桥孔的开关很慢,对于走车过船都不方便,因而这种桥虽然便宜,却用得很少。将来的桥梁,可就大不同了。桥孔可以用极轻的材料如玻璃钢制成,开动桥孔的机器,也比现在的灵活得多,因而开桥、关桥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而且桥上有自动远距离控制的设备,有船过桥时,它会自动打开桥孔,并且预先对两岸路上的车辆发出信号,让它们知道桥下正在过船。等船一过去,桥孔立刻自动关好,车辆可以很快地过河,这样对于水陆交通,两不妨碍。

将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现在的郑州黄河铁路桥,长约三公里,河中有很多桥墩。但到将来,像这样的长桥,或者更长的桥,如果有需要的话,只要一个桥孔,就可跨过江了。江中没有桥墩,对于过船、过水,当然好得多。这样长“跨度”的桥,一定也是很高的,最适宜于跨海。

将来在很深的水里造桥,不必把桥墩沉到江底,而把桥墩做成空心的箱子,让它浮在水中。桥上无车时,它就浮得高些;桥上有车时,它就浮得低些。这高低当然不能相差过多,以免行车困难。同时,还要把各孔桥梁,从桥的这一头到桥的那一头,牢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桥梁成为一体,车在上面走,不致颠簸不稳。

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弯曲的,车子过桥就转个大转弯。这是因为桥两头的路都与河身平行,与桥身垂直,如用笔直的桥,桥两头的“引桥”就不易布置了。现在公园里有“七曲桥”、“九曲桥”等,一段曲向左,一段曲向右,为的是点缀风景,并非使桥转弯。将来的弯曲桥可就大不同了。问题在于桥孔的长度。每孔桥搭在两头桥墩上,如桥身弯曲过甚,桥墩就支持不住了。可以设想,这种弯曲的桥身,不靠下面的桥墩的支持,而靠空中的缆索悬挂;缆索是固定在两岸的石山里,这个弯曲的桥身,不就可以自由转弯了吗?

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随时架起来,就可在上面走过河。这种“袖珍桥”也许是用一种极轻极软、强度又极高的塑料,制成极薄的管子,用打气筒打进空气,这管子就成为一根非常坚硬的杆件。用一些这样的塑料杆件,预先造成桥的形状,把它们折叠起来,放在身边,如同带雨衣一样,在走到河边时,打打气就架起一座桥,岂不是不用“望洋兴叹”了吗?

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那时的车子装有利用高压空气的“浮力”设备,在高速度时,车子就会稍微离开地面,不靠地面支持而飞速前进。遇到小河,就能一跃而过。这种长了“翅膀”的车子,越来越多,将来在大河修桥时,只要在水里造几个桥墩,当车子跳上第一个桥墩,由于桥墩的反击,再跳上第二个桥墩,不论河面多宽,多跳几跳,也就跳过去了,这样的“无梁桥”,该算是最进步的桥吧!

上面描述的远景图,有的在本世纪内不难实现;有的就要等到21世纪再见了。但在我们祖国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新的长征途中,一定会建造起无数的新颖大桥。

(原载《科学家谈21世纪》1979年第2版)

上一页 1 2 页
  • 下一篇 奇异的次声
  • 上一篇 稀土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