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人类生活

百年百篇经典科普[电子书]

这一年,法国商船“巴特号”载满了容量为五百公升的一瓶瓶啤酒启程远航了。

这一瓶瓶啤酒中,有一半采用了加热杀菌的方法,另一半则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

十个月后,当“巴特号”横跨赤道,远渡重洋,风尘仆仆地重新开进法国港口时,人们惊异地发现:凡是接受巴斯德建议用加热灭菌法处理过的啤酒都仍然保持着浓郁香甜的气息,而未加处理的啤酒全都酸得不能下咽了。

就这样,使酒味不变酸,永远保持浓郁香甜的办法终于找到了,这就是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巴氏消毒法”。

化学家和蚕病

还在古老的十八世纪,我国的绸缎就以它的精美和华丽吸引着全世界的注意。欧洲的妇女尤其喜欢我国的绸缎,她们一直把光洁、绚丽的绸缎看作是最高贵、最美丽的衣料。

因此欧洲人很早就从我国学去了养蚕和织丝。在法国也是一样,农民们在温暖、湿润的南方大量种桑、养蚕。法国南部形成了一个养蚕业的中心。

养蚕业的发展使法国财库年年增加着成千上万法郎的收入。养蚕人家都靠着桑树和蚕来维持生活。但是,在1865年前,法国的养蚕业却连年发生了可怕的危机。几乎所有的蚕都得了一种蔓延于整个欧洲大陆的奇怪疾病。蚕身上长满了黑色的斑点,不再吃桑叶,也不再吐丝作茧了。害病的蚕成批成批地死亡,整个养蚕业几乎就将濒于灭亡。

蚕户们想尽各种办法来挽救蚕病,有人用硫磺、木炭,甚至于烟灰撒在这些可怜的蚕身上;也有人用酒或者难闻的煤油气味浓熏制桑叶以止蚕虫害病。但是一切方法都用尽了,蚕还是一天天成批成批地死亡,任何措施都没有得到丝毫的效果。蚕病在继续蔓延着、扩大┳拧…

蚕户们联名给政府写了一封信,呼吁政府派出最好的专家来挽救濒于毁灭边缘的养蚕业。

来自法国南部,深切了解蚕户们困境的化学家杜马也向全国科学家大声疾呼,要求大家齐心协力来研究这种蚕病,设法制止它和扑灭它。

但是很久都没有回响。

那些身居高位的尊贵学者们是不屑顾及这些养蚕小玩意的,尽管他们的夫人个个都浑身绸缎,可是他们惟一感兴趣的只是那些既深奥又空洞的“理论”而已。

后来,杜马教授想到了自己的学生巴斯德。他去信坚决要求巴斯德来研究这一迫切的问题。他明明知道巴斯德学习的专业是化学,可是他认为巴斯德勤奋好学、观察精确、思考大胆,善于在实践中学习,一定可以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

巴斯德接到了老师的来信,感到又高兴又为难,他多么想能为挽救养蚕业尽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啊。可是他对于蚕病却是一窍不通,因为他连一条蚕都还没有接触过呢。他在给老师的回信中写道:

“你的建议使我惶恐,未免有些太夸奖我了。

“这个目标原是很大的,可是它使我忧虑,使我感到困难重重。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一条蚕……

“不过,我现在可以开始研究,如果拒绝你的要求,那我是会后悔的。好吧!我听从你的支配好了。”

巴斯德毅然地应允了下来。

巴斯德亲自来到了法国南部,深入实际,仔细向农民学习养蚕的知识,千方百计要找出蚕害病的原因,探寻救治的办法。

这一次,他还是决定用他忠实的助手——显微镜,来解答这个巨大的难题。

他把害病的蚕,用水磨成糊汁,吸上一滴放在玻璃片上,用显微镜仔细地一一观察,经过许多次细致的检查,巴斯德发现在害病的蚕里都有一粒粒棕色的微粒存在,这是一种椭圆形的细菌。这种细菌在健康蚕的身上是永远找不到的。

巴斯德不时把蚕磨成糊汁放在显微镜下检查,他开始设想:这种椭圆形的微粒可能就是使蚕害病的根源,它绝不应该是蚕身上应有的东西。他继续一次又一次地耐心检查着,验证着所观察到的一切。

研究工作在重重困难下进入了第二年。

这时候,人们等得不耐烦起来。

“关于这类问题的研究,政府不派一位动物学家或蚕学家来,却偏偏选上了一个化学家!”

“显微镜对于蚕病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巴斯德会把整个养蚕业都毁了!”

对于这些诽谤和讽刺,巴斯德默默地忍受着,“让时间来证明吧,”他反复地对自己说。

通过几百次的观察,巴斯德最后肯定了这些微粒的细菌就是使蚕害病的根源。这种微粒的细菌不仅在病蚕身上存在,而且在生产蚕卵的雌蛾体内也同样存在。

根据这个科学的推断,巴斯德采取了一个既简单又准确的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