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杂谈(二)(四)

鲁迅杂文选[电子书]

我在写着这些的时候,病是要算已经好了的了,用不着写遗书。但我想在这里趁便拜托我的相识的朋友,将来我死掉之后,即使在中国还有追悼的可能,也千万不要给我开追悼会或者出什么记念册。因为这不过是活人的讲演或挽联的斗法场,为了造语惊人,对仗工稳起见,有些文豪们是简直不恤于胡说八道的。结果至多也不过印成一本书,即使有谁看了,于我死人,于读者活人,都无益处,就是对于作者,其实也并无益处,挽联做得好,也不过挽联做得好而已。

现在的意见,我以为倘有购买那些纸墨白布的闲钱,还不如选几部明人,清人或今人的野史或笔记来印印,倒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但是要认真,用点工夫,标点不要错。

十二月十一日。

(原刊一九三五年二月《文学》月刊第四卷第二号时被国民党检查官删去,后收入《且介亭杂文》)

注释

王夷甫(256—311):名衍,《晋书·王戎传》记载他称钱为“阿堵物”,但“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

“杭育杭育派”:指大众文学,为林语堂对大众文学的嘲讽。

“敦伦”:古书中“性交”的替代语。

“登徒子”: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原指楚国的一个大夫,姓登徒,后称好色的人为登徒子。

蜀宾:许钦文的笔名。

《蜀龟鉴》:清代刘景伯著,记述明季遗闻。

孙可望(?—1660):张献忠的养子及部将,曾向南明永历帝求封为秦王,后投降清朝。

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明末文学家,曾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一度削发为僧。《安龙逸史》,清朝禁毁书籍之一,作者署名沧洲渔隐。1916年出版时题屈大均撰。

景清:明建文帝时官御史大夫,明成祖发动政变登位,他佯为归顺,后谋刺成祖,失败后被剥皮。

袁中郎(1568—1610):名宏道,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文学家。他与兄宗道,弟中道,反对文学上的拟古主义,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被称为“公安派”。当时林语堂、周作人等提倡“公安派”文章。《广庄》是袁中郎仿《庄子》文体谈道家思想的作品。

(B11)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清末维新运动“戊戌六君子”之一。“闭门投辖思张俭”,出自他被害前所作七绝《狱中题壁》。

(B12)秋瑾(1879—1907):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1907年7月,她因筹划起义事泄,被清政府逮捕,后被害。

(B13)东坡: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B14)铁铉(1366—1402):字鼎石,明建文帝时任山东参政,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永乐帝)起兵夺位,他在济南屡破燕王兵,燕王登位后被处死。

(B15)杭世骏(1696—1773):字大宗,清代考据家。《订讹类编》是他所考订古书真伪异同的书。

(B16)《国朝文纂》:明代诗文的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