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典——信-第五章

中华圣贤经典——信[电子书]

可见,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事业可能达到的高度。

曾任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的任小萍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自主权。但在每一个岗位上,她都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大学毕业那年,她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在很多人眼里,接线员是一个很没前途的工作,然而任小萍在这个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把使馆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甚至连他们家属的名字都背得滚瓜烂熟。当有些打电话的人不知道该找谁时,她就会热心地多询问几句,尽量帮对方准确地找到要找的人。不久,她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大家有事情就都来委托她,使她成了全面负责的大秘书。

有一天,大使竟然跑到电话间,笑眯眯地表扬她,这可是一件破天荒的事。结果没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被破格调去给英国某大报记者处做翻译。该报的首席记者是个名气很大的老太太,得过战地勋章,授过勋爵,本事大,脾气大,甚至把前任翻译给赶跑了,刚开始时她因为任小萍的资历浅,所以不接受任小萍,后来才勉强同意试一试。结果一年后,老太太逢人就夸:“她真是一个得力的助手。”随后,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又被破例调到美国驻华联络处,她干得同样出色,不久即获外交部嘉奖。

有很多员工的工作理念是“拿一分钱,干一分钱的活”,他们认为反正我也是给别人打工,多工作一点老板也看不见,更不会多给我工资,我为什么要那么卖命呢?其实这样想就错了,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与其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利益,不如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只要我们能够摆正心态,将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业,而非一份简单的差事,那么总有一天,我们的点滴努力都会化作回报的。

5.职场达人要做到不贪功亦不推过

樊迟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

译文:樊迟陪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说:“请问怎样才能提高品德,消除错误,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做事后收获,这不是提高品德了吗?多检查自己的过错,少怪罪别人,不就能够消除错误了吗?由于一时的愤怒而忘掉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甚至连累到父母,这不是迷惑吗?”

国学链接:樊迟其人

樊迟(前515—?),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从小家贫,但读书刻苦,还会种田。在其未拜孔子为师之前,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慝、辨惑”等。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樊迟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

诸子之言:

在这里,樊迟向孔子提出了如何提高个人修养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关于“崇德”,在《论语·雍也》中,当樊迟问仁时,孔子已经回答过:“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里樊迟问怎样提高品德时,孔子同样回答:“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事后得也就是先难后获,都是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的意思。孔子向来因材施教,看起来,樊迟多少有一点坐享其成的懒汉思想,所以孔子在他提出的两个问题上回答同一个意思,一再叮咛告诫。

关于改正缺点错误的问题,孔子开的是老处方,也就是开展自我批评,要求“过则勿惮改”,或者如《卫灵公》篇所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总之就是多检查自己,少怪罪别人。

关于辨别迷惑的问题。孔子给樊迟举的是亡命徒的例子。亡命徒为了一点小事,一时愤怒到极点,完全不考虑后果,动辄拼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结果不仅使自己性命难保,还连累到家人亲友。这样的人不是最迷惑、最糊涂的吗?

孔子回答樊迟的这三个问题,尤其是多作自我批评、不推过的问题,是我们一般人不容易处理好的。所以,孔子的教诲值得我们深思。

延伸思辨:勿攻人之恶,勿夸己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