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共一百六十篇,表现了各地的民情风俗习惯。国君以诗教化百姓,百姓以诗讽刺君王,可以潜移默化,移风易俗,也可以讽刺施政得失,反映民情。
诸子之言:
中国古代哲人历来要求做人要言行一致,《礼记·中庸》中有:“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孔子也说过:“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意思是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意在告诫人们看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看他是否做到了言行一致。
要做到言行一致首先要做到不食言,西汉扬雄《法言·重黎》曰:“或问信,曰:‘不食其言’。”西汉经学家刘向《说苑·谈丛》曰:“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才是“国宝”;如果“口言美,身行恶”,那是“国妖”,是为君子所不取。
延伸思辨:言与行的关系
言与行,常常联系在一起。人们常说“言行一致”、“言行不一”,就可见言与行的紧密关系了。言,往往是行的先导;行,往往是言的实践。
有的人喜欢“言”在“行”前。豪言壮语,意气风发,一派志在必得,胸有成竹的气势。但是,却常常有言无行,使人只听到“雷声”却不见“雨点”;或是眼高手低,不能行,落得个尴尬的结局,留下笑柄。这一类喜言少行的人可谓是爱好形式,不重内容或是自负自傲之流了。
但也有人常常是“行”在“言”前。他们行动前悄无声息,默默无闻,只有孺子牛的干劲,却没有霸王的沽名钓誉,待正果修成,功德圆满之后才放出言论,或仍是一言不发,只留待他人评说。这一类喜行少言的人可谓是实干家,脚踏实地,认真处世,他们的“言”可算是一字千金,货真价实。
也有一些人,既“言”又“行”。他们志向明确,意志坚定,态度认真,行动踏实,坚持言行一致,言出必做。可称之为说一不二,对自己的言论认真负责的行动者。
当然,还有一些人既不“言”也不“行”,他们毫无进取之心,冷眼观世界,陷于行尸走肉的状态中,消极沉沦。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于“言行”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注释。从一个人对待“言”与“行”的态度就可以看到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生命的理解, “言”与“行”的关系,永远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精彩典故:
荀息至死不违诺
春秋时,晋献公病重,于是就对大夫荀息说:“我以奚齐为继承人,可是他年纪尚小,大臣们不服。我担心发生内战,你能拥立他吗?”荀息说:“能。”献公说:“你拿什么来验证?”荀息发誓说:“一定让您死之安心,好像还活着一样,让活人看到我的忠诚,不替我感到羞愧,来作为验证。”于是献公把奚齐托付给荀息。荀息担任国相,主持国政。不久,献公去世。大臣里克等人打算接回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做国君,想借助三公子(中生、重耳、夷吾)的势力作战。里克对荀息说:“三个冤家将要斗起来,外有秦国,内有晋国人民帮助他们,你将怎么办?”荀息说:“我不能违背先君的嘱托,必须立奚齐。”
一个月后,里克将新君奚齐杀死。那时献公还没有安葬,荀息准备去死,有人说:“不如立奚齐的弟弟悼子并辅佐他。”荀息于是又拥立悼子,并将献公埋葬。又过了一个月,里克在朝堂上杀死了悼子,荀息于是自杀殉难。
司马迁十分赞赏荀息,他曾说:“《诗》中说:‘白玉有污点,尚可以磨掉;人言有了污点,就没有办法了。’这话恐怕就是对荀息这样的人说的吧!他至死也没违背诺言。”
诸葛亮诚信俘孟获
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君刘备死后,许多原来归属国的少数民族部落都发动了叛乱。公元225年初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去南方平息叛乱。
到了南方,诸葛亮打听到孟获不但打仗勇猛,而且在南方中部地区各族中很有威望,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只许活捉孟获,不能伤害他。
诸葛亮善用计谋。蜀军和孟获的军队交锋的时候,蜀军故意败退下来。孟获仗着人多,一股劲儿追了过去,很快就中了蜀兵的埋伏。孟获的军队被打得四处逃散,孟获本人被活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