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鲁迅及其文学创作简介

鲁迅作品精选[电子书]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出身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7岁前在私塾除读经史外,尤好野史笔记和民间艺术。幼时常到农村外婆家,逐渐知道了农民的疾苦。1893年,在京做官的祖父犯科场案被关押,家道由此败落,加上父亲病重,鲁迅在世态炎凉中深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与冷酷。1898年鲁迅赴南京,求学于矿务铁路学堂,开始接触西方的自然、人文科学,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尤感兴趣。

1902年鲁迅赴日本留学。先在弘文学院学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其间鲁迅参加了孙中山等革命派的一些活动,剪掉了辫子,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同时,开始了对中国国民性的研究,并阅读了大量西方哲学、文学书籍。对文学能激发人们爱国精神的深切感受,加上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促成了鲁迅利用文学改变国民精神的强烈愿望,最终导致鲁迅“弃医从文”。

1906年3、4月间,鲁迅到东京专门从事文学活动。先是筹办文学杂志失败,转而和周作人翻译东、北欧和俄国文学作品。1907—1908年鲁迅发表的一系列文言论文,显示了他早期的社会、文学思想。其中最可珍视者,是《文化偏至论》中的“立人”思想。鲁迅以为挽救衰颓中国命运的方略是“首在立人”,而“立人”的道术,则是“尊个性而张精神”。因为“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于是转为人国。”

1909年8月,鲁迅回国。先在杭州、绍兴教书,热情地迎接了辛亥革命。1912年1月,鲁迅应邀到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经历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鲁迅对依然如故的现实倍感失望,度过了一段孤寂苦闷的时光。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加上《新青年》同人的激励,鲁迅开始了惊天动地的呐喊。自1918年5月发表小说《狂人日记》起,很快形成了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收入《呐喊》的小说,《热风》、《坟》中的大量已具杂感雏形的“随感录”与论文,均以强烈的现代意识,猛烈地攻击着封建主义及种种“时弊”。1920年秋,鲁迅到北大、北京高师、北京女师大任兼职讲师。

1924—1926年,“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已然分化,面对依旧黑暗腐恶的现实,鲁迅曾因找不到新战友、看不清前路而苦闷彷徨。可贵的是,尽管鲁迅为现实只有“黑暗与虚无”而感到绝望,却又决心同“黑暗与虚无”“作绝望的抗战”,同时对自己作“更无情面地解剖”。由此,鲁迅亲身参加了北京女师大学生反封建教育的学潮(许广平由此走进鲁迅的生活),又在“三·一八”惨案时,坚定站在反帝爱国学生一边,以杂感同北洋军阀政府及其代表人物作了短兵相接的斗争。鲁迅还团结、支持一批青年作家组成了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文学社团。社会斗争的实践和青年战友的期盼,使鲁迅焕发出旺盛的创作力。收入《彷徨》的小说、《朝花夕拾》的散文、《野草》的散文诗和《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中大量已臻成熟的杂感,标志着鲁迅创作的第二个高峰。

1926年8月,鲁迅赴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除教学外,他密切关注北伐战争的进展,还继1922年创作《补天》之后,又创作了《铸剑》、《奔月》等独特的历史小说。1927年1月,鲁迅到“革命策源地”广州,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此时,鲁迅曾与中大、两广区委的共产党代表联系,应邀到香港、黄埔军官学校讲演。1927年上海、广州的“四·一二”、“┧摹华五”反革命政变,极大地震撼了鲁迅:同是青年,却分成两大阵营这种严酷的斗争事实,“轰毁”了他的进化论思路。因营救被捕学生遭国民党右派拒绝等原因,鲁迅愤而辞职。

1927年10月,鲁迅与许广平抵上海,开始了新的生活。1928年初,鲁迅因遭创造社、太阳社批判被卷进“革命文学”论争。为了论争,鲁迅开始购买并攻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这使本来就思想敏锐、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他,很快接受了唯物史观的影响,实现了新的思想飞跃,掌握了更为锐利的思想武器。1929年下半年,鲁迅与论争对方达成团结,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即“左联”),鲁迅当选为常务委员。自此,鲁迅便作为左翼文艺运动的旗手,带领左联同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作生死殊斗,同各种有碍左翼文学的思潮论争,对左联内部的错误倾向进行揭露批评,参与编辑多种文学刊物,指导青年作家,并以丰硕的文学创作,迎来了他的第三个创作高峰。从1930—1936年,他创作了《理水》、《采薇》、《非攻》、《出关》、《起死》等小说,而收集在《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及其“二集”和“末编”等八个集子中的大量杂感(收录1927—1929年杂感的《而已集》、《三闲集》还不算在其中),更是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的珍品。

下一页 第 1 2
  • 下一篇 狂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