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水浒传(青少版)[电子书]

这日,宋江进城,寻访戴宗、李逵、张顺,不料一个也没碰见。只好独自一人,闷闷不乐出城来看景。来到浔阳楼前,见门边柱上有两面牌,各有五个大字: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

宋江上楼来,选了一临江阁子坐下,凭栏眺望,果然景致非凡。宋江乘兴,叫了酒菜,独自一人倚栏畅饮,竟自醉了。猛然寻思:“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出身学吏,结交了不少英雄好汉。如今年过三旬,功不成名不就也罢了,却身为囚犯,发配于此,不知何日方能出人头地。”

霎时间,酒上心头,感伤不已。忽想作一首西江月词,便向酒保借来笔砚。见白壁上有许多前人题咏之作,宋江寻思:“何不就写于此?”乘着酒兴,在那壁上挥笔疾书: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写毕,宋江愈看愈喜,又饮了几杯,更加手舞足蹈起来,再次提笔,于那西江月后又题下四句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写罢,在后面题下五字:“郓城宋江作。”掷笔在桌,又连饮数杯,已然大醉。给了酒钱,踉踉跄跄回到营房,倒头便睡,直至次日五更。酒醒后,竟丝毫不记得题诗之事了。

江州对岸有个小城叫无为军。城里有个通判叫黄文炳,是个妒贤嫉能之鼠辈。得知蔡九知府乃当朝太师之子,常来巴结讨好,指望得个一官半职。

这日,黄文炳买了些礼物,过江来拜访蔡九知府,却碰上府中公宴,不敢擅自进去。

回船至浔阳楼下,见天气炎热,便上楼消遣闲玩,不想看到宋江写的西江月词及所吟四句诗,大吃一惊,道:“这不是反诗么?”再读到“他时若遂凌云志”二句时,瞠目结舌,直摇头道:“这还得了!这厮还想赛过黄巢,不是明摆着要造反么!”

看了“郓城宋江作”,问酒保道:“这两首诗词到底是何人所作?”酒保道:“昨日,有一人独自在此吃酒,就是他在此所作。”黄文炳道:“这人怎生模样?”酒保道:“生得黑矮肥胖,面颊上刺着金印,可能是牢城营里的人。”黄文炳道:“便是他了。”借来笔砚,拿纸抄下,藏在身上,吩咐酒保道:“别刮去这些诗词。”

次日,黄文炳来见知府,送了礼物,故意扯话问道:“近日京师有何消息?”知府道:“我父亲前日寄来书信,说据奏报,吴楚等地将有造反之人,叫严密监察,及时铲除。另有市井小儿传唱四句谣言: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

黄文炳寻思片刻,笑道:“恩相,此事并非偶然!”从袖中取出所抄之诗词,交与知府道:“万万没想到,此谣言应在此处!”

蔡九知府看罢,道:“这正是反诗!通判从何处得来的?”黄文炳便将昨日之情形说了。知府道:“这宋江是何人?”黄文炳道:“他写道‘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可见是个配军。”知府道:“不知此人是否真在此处?”黄文炳道:“此事容易,只须到牢城营文册一查便知。”

知府立刻派人去查,果然看见宋江之名。蔡九知府立马升厅,派人捉拿宋江归案。

知府命人将宋江捆绑了,押至厅下,连打五十大板,直打得宋江皮开肉绽。戴宗见了,无法相救,只能暗暗叫苦。宋江熬不住,只得屈招:“小人不该一时酒后糊涂,误写反诗,并无他意。”蔡九知府随即取了招状,命人将宋江押赴死囚牢中。

戴宗竭力帮助,吩咐小牢子好生照看宋江。那黄文炳邀功心切,建议蔡九知府连夜写好家书,称已捉到应谣言题反诗的罪犯,若要活的,便押解进京;若不要活的,就此斩首示众。此外,还举荐了黄文炳之功劳。

蔡九知府将一切安排妥当,次日一早,唤来戴宗,吩咐道:“我有一封家书和一些礼物,要送到东京太师府,庆贺我父亲之生辰。你要赶紧出发,万万不可沿途耽搁!”戴宗哪敢不依,只好领了家书和礼物,拜别了知府。

临行前,戴宗来牢里与宋江告辞,又叫来李逵,吩咐他好生照看宋江。戴宗仍旧放心不下,怕李逵贪酒误事,李逵下定决心今日戒酒,戴宗这才放心辞别。自这日起,李逵真的不再喝酒,早晚寸步不离地在牢里服侍。

戴宗在路上行了多日。这日,经过梁山泊朱贵所开的酒店。戴宗吃了三碗酒,就麻倒在地。

下一页 第 1 2